模板 |
课文《小鸭子的问号》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教材简说】 《小鸭子的问号》这篇短文, 以小鸡和小鸭对话的形式, 向我们介绍了小鸡的吃食习性. 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 将知识写得趣味十足而又简单易懂. 语言浅显有趣、亲切自然, 能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动物的感情和探究动物习性的兴趣。 【学习目标】 1喜欢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的愿望。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读好对话,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了解鸡吃石子儿的原因,引发学生课外探究动物吃食的习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案一】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小朋友认识它吗?知道问号是用在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爱提问题的小伙伴小鸭子,齐读课题:小鸭子的问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各段的序号,用喜欢的符号把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读准难读的字的音(“每”、“整”等字)。 3小组长组织组内开火车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有几段? (2)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尽可能多给孩子机会。)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段连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有几个角色?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组内交流:全文有几段?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 2小组派代表指出要注意读音的字词,老师相应出示学生指出的字词卡片。(摇晃、吞下去、整个等。) 3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多种形式读。 4生自己读,自己纠正读音;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5全体学生看着生字词语卡片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6小组内交流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 7生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相机指名组词语。(院、每、答、怪等。) 8做听音举卡片的游戏。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文中哪句话最难读?一边读文一边找一找。指导读好两个长句:①他来到院子里,看见小鸡又在吃石子儿,就关心地问:“你每天能吃饱饭吗?”②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2读了课文,你发现了小鸭子的问号是什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知道小鸭子的问号是指小鸡为什么要吃石子儿。 结合回答,指导朗读句子: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指名读—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小鸭子通过问小鸡,问题得到了解决。指导朗读小鸡说的话:“我们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生练读—指名读—生评价读—男女生赛读。)指导读好“整个”、“磨碎”等词。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采取多种形式练读,重点读好对话。拿出准备好的头饰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 2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读,其余学生当好评委。 3大家戴上头饰分成两组一起分角色读。 六、拓展训练,知识延伸 1(出示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小鸭子跑向伙伴的情景)师述:小鸭子知道答案可高兴了,他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他去干什么?生展开想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续编故事。 2反馈讨论的情况。 3向小伙伴说说,自己通过学习课文后想探究什么问题。 4教师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 七、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开火车认读。 2练习用生字组词语。 3生认真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发现。(6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同桌交流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再指名说。 4师范写“饭”,一边书写一边强调它的位置和笔顺。 5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6生字练习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教学方案二】 一、 谈话导入, 激趣. 教师导语: 老师今天请了一位朋友来到课堂,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出示教具小鸭子)这只可爱的小鸭子头上还有个东西, 它看起来像什么?(预设: 问号.)这是为什么呢? 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小鸭子的问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板书课题。想一想: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预设: 小鸭子的问号指的是什么? 等等)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同时尊重他们学习的自主权, 又培养他们善思质疑的精神。] 2. 导语: 小朋友们的问题提得真好. 但是要想答对这些问题,你们就得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去朗读课文。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 越仔细越好。(学生自由读课文。) 3. 导语: 怎么样,找到小鸭子要问的问题了吗? 谁来说说看? (学生各抒己见. )结合回答,重点指导朗读两个句子: “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我们鸡没有牙, 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 帮助消化。” 4. 朗读表演。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培养喜欢阅读的习惯。] 三、精读细品, 体会感情. 1. 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鸭子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 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 你最喜欢课文哪一段,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情。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把教师的教尽量压缩到最低限度, 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点拨.] 3. 全班交流。 四、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1. 引入: 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它会去干什么呢? 2. 小组讨论,续编故事。想象小鸭子跑去后会发生些什么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