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村景》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蔓生豆, 藤结瓜, 绿叶衬红花。 山有色, 水无沙, 渔村傍农家。 赏菊又观竹, 煮酒再烹茶。 半塘池边采莲女, 一盏灯前读书娃。 【教材简说】 课题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村景》,要求跟着所用班级的进度,不使用多媒体,做一节常态课。 低年级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本想做一节识字课,可这个班第一课时已经完成,只能讲第二课时,原来想把整节课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识字,第二部分简单的讲读理解课文,可设计完成后发现时间不够用,如果勉强上下来的话,估计会出现两个部分都不精的情况,所以,修改了教学设计,在这节课中简单的进行字词复习,以讲读和理解课文内容做为重点。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理解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方案一】 本篇韵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江南乡村秋季悠然、和谐的优美图景。本文一共四句话,用白描写景,层次分明,动静相宜, 每一句都带给人不同的美感。 首先由描绘田园风光的美起笔,“蔓生豆,藤结瓜”6个字描绘出田园植物生长的旺盛,透过文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丰收之美。“绿叶衬红花”,“衬”,映衬。绿叶映衬着红花。这样的色彩之美也另人赏心悦目。。 接着描绘自然风光之美,“山有色,水无沙”,6个字把青山绿水的一派大好风光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渔村傍农家”,“傍”,靠,靠近。渔村靠近着农家小院。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渔村和农家小院,无不表现出乡村的宁静优美。 本篇文章结构安排巧妙,先是白描环境,最后两句再写环境中的人,把人放入景中,使画面生动了,安静里有了活力,更衬托了乡村的温馨之美。第三句中运用“赏菊、观竹、煮酒、烹茶”四个词语,把乡村的人们文雅、悠然、自在的生活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菊、竹”代表的是“高雅”,“赏菊、观竹”的人必然有恬淡的心境。通过“煮酒、烹茶”可以想象人们的悠闲自在。“烹”,煮。这4个词语传神地展现了江南乡村人们幸福安逸的生活。最后一句对仗整齐,用景来衬托人,而人又增加了景色的美感。在静止画面中的美丽采莲女,还有灯前的读书娃,让人联想深远。不仅让读者身临其境,而且浮想联翩。不管是“采莲女”还是“读书娃”都共同营造着江南乡村温馨美好的氛围。 这篇韵文格调轻快,语气蝉联,语言清新,从田园山水写到乡村人物,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勾画出静谧、和缓、诱人、自然的乡村风光,流溢着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喜悦、挚爱的感情。读韵文,想情境,仿佛亲身游历,能让人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