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浪娃娃》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教材简说】 《浪娃娃》是学生学的第一篇散文,课文又比较长,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应分散学习。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海妈妈和浪娃娃的对话,说明可以利用大海的潮汐发电为人类造福。同时它又安排了15个要求能认的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拼读、听读识字;本课还要把课文的学习,和学生的课外学习、以及口语交际活动融合到一起,使学生尽可能地感悟海之美、海之富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大海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科学可以为人类造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案一】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真有精神,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海边玩,好吗?让我们坐上大海轮出发吧! 1.(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课件出示大海轮向大海驶去) 2.同学们看,海妈妈带着它的娃娃来迎接我们啦,你们知道海妈妈的娃娃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让我们大声地跟它们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出去玩又是学生最喜爱的,以带学生到海边玩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新课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海妈妈有数不清的浪娃娃,他们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活泼可爱。大家想和他们交朋友吗?在我们小组的桌面上有许多浪娃娃图样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读读卡片上的字,记住他们的名字。只要同学们记住卡片上浪娃娃的名字,你就与浪娃娃交上朋友了,可以把一个浪娃娃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1.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浪娃娃卡片,让学生认读,读对后举起自己小组桌上的卡片带大家读,谁记得快,读得准,就由谁领读。 〔让学生把识字当作与浪娃娃交朋友,当小老师带读,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 2.教师再出示生字卡片,与浪娃娃交上朋友的就站起来读,进行巩固生字的练习。 3.让没有站起来读的同学把生字卡片读给大家听,大家给这些同学找出进步点。 〔使学生全员参与,使有困难的从中得到鼓励,人人得到锻炼机会,达到每人都会认生字的目的。〕 (三)自读课文,读中感知 浪娃娃不但活泼可爱,还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好事。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动笔对生词或不懂的地方画画、拼拼、读读、勾勾。 〔让识字这一训练重点不脱离课文语境。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探究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2.小组启思,合作识字。把自己画出的字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让组员一起想办法记住,比一比谁的办法好。 〔教师巡视的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小组中。〕 3.师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说说认识屏幕上的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指名小组派代表说说记字的方法,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好,就可以贴一个浪娃娃在衣服上。 4.出示课件,师范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讨论浪娃娃是怎样学着为人类做好事的。 6.指名交流汇报。 7.学生齐读课文。 8.运用游戏,巩固生字。出示生字课件,做“开火车”游戏,看哪组的“火车”开得快。“火车”没停的一组可得一个浪娃娃。 〔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营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四)小组合作,拓展思维 1.(出示大海的课件画面)浪娃娃多可爱呀,大海多美呀!那大海能帮助人们做些什么?老师课前请小朋友收集一些有关大海的资料(图片、照片、或向家里人请教),都带来了吗? 2.请大家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交流一下。 〔教师再次以参与者身份加入进去,以自身行为引导学生乐于帮助别人,学会合作。〕 3.哪位小朋友上来说说?(实物投影相关的资料) (五)展开想象,激发创造 海妈妈和浪娃娃给我们人类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你们喜欢大海吗?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大海?让我们展开想象,大胆地向大海提问题吧。大海听到同学们会提那么多的问题,非常高兴,它让小朋友回家自己找出答案。现在天色快暗了,让我们坐上海轮,扬帆回航吧! 【教学方案二】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激发学生兴趣,从身边现象导入新课。 2)、出示课题。 3)、设问法激活思维 4)、创设情景,直观感知{播放海浪发电的图片} 观看并凝神静听,进入学习情境,对海浪发电有一个初步了解 2.提出要求,自学课文 按照自学要求进行小组式自学。 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读准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采用“导向法”提出自学要求,师引导学生思维方向。 2、“自学法”和“小组交流法”相结合,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营造了一种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 学生根据自学要求在四人小组中自学,允许学生遇到困难在小组中交流 3、自主反馈 自学情况 1、个别反馈 2、检查鉴定全体学生掌握情况 a、认读生字,并正音 b、分段朗读 c、讲述课文大意,完成填空: 浪娃娃是{ }的孩子,他们原来{ },后来{ } 1、采用“自我监控法”,一学生反馈,其余学生静听允许有不同意见,这是对知识的“二次学习 2、“竞赛法”在朗读中的应用,对于低段学生来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口头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学生自由发言,各自展示自己自学所得 学生分组朗读,学生进行口头填空. 4、结合插图熟悉课文 1、观察插图思考浪娃娃原来是怎样,后来变得怎样 2、师生交流。 3、听听课文录音。 1、“直观法”,出示课文插图,由图感知。 2、“问题导向法“,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3、“交流讨论法“,肯定学生的智慧,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看图说话,熟悉了课文,发挥了想象力,也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生带着些许疑问,听听录音 5、导读第一自然段 1、理清层次,数数共有几句话。 2、比较句子,体会浪娃娃的贪玩。 浪娃娃很贪玩 浪娃娃整天在海妈妈怀里跑来跑去,追打着玩。 3、有感情地朗读。 1、采用“发现法”层层深入,数清句数从而再来体会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2、“比较法”和“直观法”结合使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句子的意思,也为朗读作了铺垫。 轻声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标上句子序号。 观察句子,比较句子异同 个别、评议、齐读 6、师总结,布置作业。 1、师小结:这节可你学了什么? 2、分析字形。 3、布置作业。 采用“交流法”进行总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分析生字字形时也可采用“交流法”,生各抒己见,边观察边发表意见。 抄写生字,完成书面作业 【教学方案三】 一、学习《浪娃娃》 (一)投影大海美丽的景色。 1、让学生边看边听录音读课文。 2、想:课文说了谁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 1、看课文,让学生找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出字音。 2、投影出示认读的生字、音节。 (1)làng shǔ qīng yīng gāi zhe 浪数清应该着 hǎo huān xiào le jǐ kē 好欢笑了几科 jī fā dàin 机发电 (2)听学生认读,老师正音,再齐拼读。 Shǔ (数一数) (3)认识多音字:数 shù (数学) 3、全班齐读生字,再分小组读。 4、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横撇)(弯钩) (2)投影出示生字,先口头说说每个生字的书写笔顺。 板书:了子几妈好机 (3)出示田字格,指导正确的书写。 (4)看生字口头组词。 (三)学习课文 1、引入课文 感知大海的美丽,播放动画。 2、学习第一自然段。 继续看动画,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想: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提问后板书:跑追玩 3、学习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课文第2—3自然段。 (2)听录音读课文后,想: 海妈妈对浪娃娃说了些什么? 浪娃娃听了,他们怎样做? 板书:奔跑欢笑学做好事 4、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 想:浪娃娃做了什么好事? 投影出示图片,指导观察。 (2)分小组讨论: 大海能帮人们做些什么? 看动画,帮助理解。 (3)小结。 (四)做放松运动。 1、播放歌曲录音。 2、学生跟节拍做放松动作。 (五)巩固练习。 照样子说一说,填一填。 先指名口头说一说,再填写。 投影出示: 跑来跑去来去来去 说不完听不看不不 1、给带点的字找朋友,播放音乐。 zhī zhǐ 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 一只可爱的小狗站在我家门口。() shù shǔ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数学课上我们学会计算。() 2、一字开花。 电子几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效正。 (六)总结全文。 1、学生齐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四、资料库。 1、听故事《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录音。 2、诱发思维,让学生想: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结果怎么样? 3、口语交际,向大海提问: 大海,大海,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