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草之歌》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我是一株小草, 大千世界,我很渺(miǎo)小; 可我并不惭愧(cánkuì),并不气馁(něi), 献一点儿绿色在天地间闪耀。 我是一株小草, 我的地位微不足道; 可我并不灰心,并不计较, 做一丝奉献只为大自然需要。 我是一株小草, 我向大自然的索取很少很少; 只要给我一点点阳光雨露, 我就生活得幸福美好。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 在风雨面前会随着飘摇; 我那密集的根会紧紧地抓住泥土, 大伙儿拉起手会击退洪水的咆哮(páoxiào)。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 说我缺少远大的目标; 有了我,沙尘不再到处乱跑, 沙丘(qiū)被我锁住了手脚。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 大自然有我的许多同胞; 大伙儿挨挨挤挤相互拥抱, 把祖国的山河打扮得更俏(qiào)更娇(jiāo)。 我是一株小草, 不要担心冬天我会面容枯槁(gǎo); 当春风吹遍辽(liáo)阔的大地, 我又会绿遍天涯(yá)海角…… 【前言】 《小草之歌》是一首现代诗,教学时注重诗歌教学的特点,以读为本,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进入角色。按读有发现,读有感受,读有情感的层次,深入感悟诗的内涵。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在读悟中感受朗读的快乐,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锁住、天涯海角”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诵读诗歌,体会小草的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设计】 一、回顾感知,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指导“之”、“歌”的结构),齐读课题。 2.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小草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学情预设:从小草的样子、作用、品质等三个方面回顾。 如:小草外形很渺小,微不足道……小草能抗击洪水,固定沙丘,打扮山河……小草顽强、自信、奉献……) 小结:上节课的学习竟有这么多的收获,相信大家再一次走进《小草之歌》,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自主研读,读有发现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新的发现在文中做出批注。 2.组织交流读书的新发现,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如句式训练:“通过再读这首诗,我的新发现是——”) (学情预设: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发现。) 3.小结:通过刚才的读书和交流,同学们又有很多的发现,这些发现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诗歌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让我们带着所有的发现重新走进《小草之歌》,试试看,还能够收获到些什么。 三、熟读感悟,读有感受 1.创设情境,师配乐范读诗歌,引导学生想象体会。 2.启发学生自读体会,交流读书的心得。 3.小结:通过刚才的读书交流,同学们读出了那么多真实的感受,看来会读书不光关注内容,还要有各自不同的体会。让我们把自己独特的体验,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四、精读品味,读有情感 1.学生有侧重地自由练读。 2.创设情境,朗读展示与指导。 3.尝试背诵 4.(生成性)多元展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对话,唱歌,表演,做画等多种形式展示。)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指导学生重新认识课题,谈自己的新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