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月亮圆圆》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天 上 月 亮 圆 又 圆, 照 在 海 里 像 玉 盘。 一 群 鱼 儿 游 过 来, 玉 盘 碎 成 两 三 片。 鱼 儿 吓 得 快 逃 开, 一 直 逃 到 岩 石 边。 回 过 头 来 看 一 看, 月 亮 还 是 圆 又 圆。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3个新部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优美、欢快的语言,展开想象。 【教学方案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月亮的各种形状图。 2、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你们喜欢圆圆的月亮吗?为什么? 4、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自主识字,先画出生字,再把难度的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记住生字。 4、教师采用不同形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5、让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你能给“石、边、过、还”找几个朋友吗? 6、出示方格里的生字,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个新朋友,应记住它) 7、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通过自由读、齐读、比赛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抓住圆又圆像玉盘,结合有关句子想像体会)。 2、边看课件,边听老师描述课文内容。 3、根据文意,展开想像,师生交流。(想一想月亮还像什么?) (1)说说月亮还像什么。(2)画画你想像中的月亮。(3)评评,比比,看谁画得好。(4)赛一赛,看谁最先读好课文。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交流如何记住生字,写好生字的关键点。 2、学生练习,展示评议。 五、仔细观察,想像拓展 1、课后观察,什么时候月儿圆?什么时候月儿弯? 2、收集写月亮的儿歌,全班交流。 3、找《十万个为什么》查阅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教学方案二】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展示:明朗的夜晚,月儿圆圆,倒映在水中,鱼儿游动,水中月儿散开,平静后,月儿又复圆。 2.老师同时讲故事。根据课文和课件把儿歌变成生动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2.勾画生字:孩子们,课文里有一些戴小红帽的生字娃娃急着和你们交朋友呢,快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去找到它们吧! 3小组合作识字: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同伴吧! 4全班交流识字:你有哪个生字娃娃要给大伙儿提个醒的。 5.用生字卡片检测识字情况。 三、细读课文,品味情趣 1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儿歌,想听听吗?(师范读) 2.生自由读。(孩子们,你觉得这首儿歌有趣吗?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用你的朗读告诉同伴吧!) 3.指名读第一节,生评。(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 4圆圆的月亮像玉盘,你还知道月亮像什么吗? 5.朗读第一节。 6赏读第二节。(鱼儿把玉盘打碎了,这下可把鱼儿吓坏了,它们还好吗?赶快读读第二节吧!) 7.小组赛读。在孩子们的互评、互赛中,让他们体会第一句的害怕,第二句的惊奇与兴奋。 8.熟读成诵。(课件展示,生边看或边浮现情景边诵读。) 四、拓展练习 1背儿歌。你还能背首有趣的儿歌吗? 2.编儿歌。你经历过或看见过哪些有趣的事,能用一两句顺口溜或一首小儿歌把它介绍给伙伴吗?试试吧! 五、写字练习 1投影出现要写的字。 2孩子们,你最有信心写好哪个字呢?试试吧! 3.你是怎样来写好它的?当当小老师教教大伙。 4生练习写字。师巡视。 【教学方案三】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闭上眼睛听一听,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配乐描述:寂静的深夜,辽阔的大海,皎洁的月光……) 2抽生作答。 3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齐读)板书课题:月亮圆圆。 (师边写边强调:请看我写课题,注意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才好看。) 二、认识生字 1我自告奋勇为大家读课文,你们愿意听吗?请注意生字的读音。 2想自己也来读读课文吗?那还等什么,想读就读吧!读的时候别忘了用“○”把生字宝宝找出来。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提醒:遇到难读的生字要多读几遍。) 3抽生汇报:你找到了哪些生字宝宝? 4宝宝真害羞,我们大声把它叫出来(出示生字)。 5和生字宝宝打招呼,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1)学生自读生字—小老师教读—齐读。 (2)打乱生字顺序,抽生认读。 (3)给生字组词—开火车扩词。 (4)去拼音认读生字卡。 三、学习课文 过渡:生字藏在课文里,你还认识它吗? 1(出示课文)大声读课文,特别要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儿的?(师翻课题牌,出现圆月) 2第一句:你知道玉盘是什么样子的吗? 抽生读,理解“玉盘”(师贴图),齐读。 过渡:圆圆的月亮像玉盘,我们都来看一看。不好了!不好了!(师将黑板上的“玉盘”轻撕成碎片状)你们看,玉盘怎么了? 3第二句:自己读,想想玉盘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师根据学生回答,贴上小鱼、画上波浪。 4第三句:玉盘碎了,鱼儿怎么办? 学生抓住“吓得”、“快逃开”、“一直”,体会鱼儿害怕的心情。学生“害怕”地读一读。 5第四句:(引读)鱼儿游开了,又忍不住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 抽生读末句,我发现你“还是”读得特别重,为什么要突出“还是”呢? 看着依旧(仍然)圆又圆的月亮,鱼儿开心吗?那就开开心心地读一读(齐读末句)。 6多么美的月色!多么可爱的小鱼!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课文读给身边的朋友听。你想读哪儿就读哪儿,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四、拓展 1(出示圆月图)课文中的月亮圆又圆,它还像什么? 2(出示半月图)这样的月亮像什么? 3(出示月牙图)这样的月亮呢? 4我们平时看到月亮还有哪些不同的样子,它们分别像什么? 句式练习:“的月亮像。” 五、总结 常说“月有阴晴圆缺”,就是指月亮在不同的夜晚,都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样子。孩子们,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积极动脑,一定会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