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赠刘景文》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教材简说】 《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方案一】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赠、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 (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 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 三、细读品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1)荷尽 出示2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 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菊残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的季节! 4、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 5、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 四、熟读背诵 1、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有什么方法告诉大家? 2、熟读背诵。 五、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 2、学生认读 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六、交流已经积累的描写秋天美景的诗。 【教学方案二】 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 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秋天是美丽的。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五、抄写古诗。 六、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 【教学方案三】 (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