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雨点》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雨点落进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 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落进海洋里, 在海洋里跳跃, 【教材简说】 《春笋》。 【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方案一】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对照相应的插图,想想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三、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过渡: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不同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雨点一起去游玩,好吗? 1、多媒体放映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动画。 师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乌云,不一会儿,雨点就落下来了,有的落进了池塘,池塘里多平静啊,一点波纹都没有,雨点像躺在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有的雨点不小心来到了小溪里,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溪水悠闲地散起步来;另外一些…… 2、雨点可爱吗?你想跟着去哪里游玩,就把那句话仔细地读读。 3、指名学生逐句读,师生评议。(指导读好“睡觉、散步”等词,体会雨点的变化)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展开想象,演一演,师生评议。 6、尝试背诵课文。 (1)、看图背诵。 (2)、表演背诵。 四、综合练习,形成能力 1.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2.师生共同编儿歌,如: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 雨点落在树梢上,在树梢上欢笑。 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 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 编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条件的还可以谱成曲子唱一唱。 五、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分析、记忆字形。 3.学生在书上描红,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河书写笔画。 4.指导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 5.写后集体评议,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教学方案二】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这阵子天一直下雨,你知道是下的什么雨吗?你观察过这些雨都落到哪儿去了? 2、雨点落到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有个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写了一首《雨点》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板书课题:雨点 3、出示“雨点”图,师述:看,小雨点多可爱呀!谁能把课题读好?指名读课题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听,小雨点落下来了。播放下雨的声音。 2、让我们来看一看雨点落下来的情景,配乐,老师范读课文。 3、诗歌写得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多读几遍,遇到我们课后要学的生字词把它圈出来。 4、检查自学: (1)、抽读词语: a、指名拼读:落进、睡觉、小溪、散步、奔跑、海洋、跳跃、(小卡片) b、指名领读:(不带拼音)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2)、生字读好了,课文谁愿意来试试?指名读课文,学生再评,再指名读。 (三)理解课文: 1、过渡:课文能读通了,怎样才能读好呢?我们再深入地学习,把课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会读得更好。 2、轻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用“……”标出,在那里干什么?用“△△△”标出。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3、交流: (1)、雨点落进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师出示图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学生说话要完整。(图片随意摆放) b、谁能用一句话来回答: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和_____里。 c、看看这几幅画可以怎么排列? 学生上来排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排?(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d、师小结:书上作者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因为雨点落进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要流进小溪里,小溪里的水要流进江河里,最后所有的水都要流进海洋里。 e、谁能读出他们不同的气势来?指名读再齐读: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点落进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 a、生答师出示雨点各种姿态的图片与相应的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b、想一想,课文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 c、指名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d、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态也就各不相同,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加上动作把它表演出来?找个好朋友一起练一练。 e、指名上台表演朗诵课文。 f、配乐朗诵课文:叫几对好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四)扩展训练: 1、快速看课文,这首诗歌共有4句话,每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这样的句试也说一举句诗吗?“雨点落进______。” 3、这阵子绵绵的春雨给世界万物带来了春的生机,老师让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许多收获。请你用“春雨落在(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再来说说。 4、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学著书上的写诗方法,写一首《春雨》的小诗。 【教学方案三】 1、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流动的样子是不一样的,那么,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自读,检查自读情况)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 (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互动1 学习第一句 师:雨点能落在这么多地方,该有多开心啊!小朋友们,你们想当小雨点吗? 生:想。 师:快戴上你们的头饰,咱们都是这些小雨点,多可爱呀,风儿轻轻一吹,我们告别了云婆婆,落下来了。落呀,落呀,你们看,我们落进了——池塘里。(多媒体显示池塘画面) 师:池塘里的水怎么样啊? (池塘里的水清清的,池塘里的水静静的) 师:是呀,多清多静的小池塘呀,里面的水一点儿都不流动,它们都在睡觉呢,我们小雨点也在里面睡着了,慢慢地,我们睡着了,还做起了甜甜的梦呢!(边说边做动作,学生似乎睡着了)。 师:小雨点,你们都梦见了什么?(交流说话梦的内容) 师:多么有趣的梦啊!那都是因为池塘这么香,这么甜呀!这个词语怎么读好呢?先听老师读。(老师范读,学生评价) 师:这个词语读好了,那么这句话一定能读好它,注意读这一句时要轻轻的,可不能吵醒正在睡觉的小雨点啊!下面哪个小朋友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加动作齐读) 互动2 学习第二句话 师: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呢?书上用了哪个词?(散步) 师:小朋友,你们散步吗?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 (学生模仿散步的动作) 师:谁能把这个词读好呢? (重点读好“散步”。指名读第二句,评议、再读) 互动3 学习第三句话 师: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河画面) 师: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也奔跑过呢?(重点读好“奔跑”) 师:你们看,江河里的水是后浪推动着前浪,奔腾向前,就象小朋友在奔跑啊!(指导读好第三句) 互动4 学习第四句 师:自己轻声读读第四句话,看能不能读懂。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出示“海洋”)海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大。 师:对,很大,而且是一望无边,谁能读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大呢?(指名读) 师:感受到了吧,你们看,雨点在海洋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这么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就像在干什么呀? 师:大家跳起来读这个词(出示“跳跃”)再跳起来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读读全文,读全文之前先来读读这几个词(课件显示四个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全班齐读。 师:这么有趣的课文,谁能把它背下来呢?(指名读,全班表演背诵全文) 音乐欣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让我们随着音乐一同走进小雨点的世界。(播放歌曲《小雨点》) (三)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师:小雨点可爱吗?春天的雨点洒在大地,大地回文艺哪些变化呢?你们看—— 它飘在果林,点红了——桃花。 它洒在树梢,染绿了——柳芽。 它落在田野,滋润了——庄稼。 它降在池塘,叫醒了——青蛙。 师:对,唤醒了青蛙,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在干什么呢?(小组讨论,练习说话) 师:是啊,小雨点来到哪儿,就把欢乐带到哪儿,小朋友们要好好地保护好它们的家呀,千万别把它们弄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