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弩营怎么写好看:
积弩营历史词典解释
西晋宿卫兵之一。晋武帝泰始四年(268)罢振威、扬威护军官,置左右积弩将军代替其职。至太康十年(289),更立积弩、积射营,各置兵二千五百人,亦为宿卫兵,并以将军领之。
词语分解:
- 积弩的解释 连射之弩。淮南子·兵略训:“脩鎩短鏦,齐为前行;积弩陪后,错车卫旁。” 高诱 注:“积弩,连弩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或为地道,衝輣橦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贼奔南岸,凿七道并来攻,於是 昶 使积弩同时俱发。”
- 营的字典解释 营 (營) yíng 军队驻扎的地方,借指按编制集体生活的地方:营地
历史知识推荐:帆
利用风力的船用推进工具。亦称篷。商代遗留的甲骨文字中已有“帆”字,形状犹如张开的风帆。最早的帆可能为方形,采用正装方式,后改进为斜装,并逐步发展为梯形斜帆。历史上,因制作材料不同,又有布帆和利篷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