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歌楞历史词典解释
隋时铁勒族契苾(一作弊)部首领。原臣于西突厥。大业元年(605),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残6*暴,坑杀铁勒诸部首领数百人,铁勒诸部群起反抗,推其为易勿真莫何可汗,据贪汗山(东部天山),焉耆、高昌、伊吾诸国皆服属。西突厥射匮可汗兴,乃去可汗号,复臣于西突厥。
词语分解:
- 契苾的解释 1.古族名。 敕勒 诸部之一, 隋 唐 时居 焉耆 西北。 贞观 六年公元632年归 唐 。徙 甘 凉 间。后北徙 乌特勤山 今 杭爱山 东支。新唐书·回鹘传下:“ 契苾 亦曰 契苾羽 ,在 焉耆 西北 鹰娑川 , 多览葛 之南。”2.复姓。 唐 代有 契苾何力 。见通志·氏族五。
- 楞的解释 1. 〔~场〕木材采运过程中汇集、堆存和转运的场所
历史知识推荐:上津县
西魏废帝三年554置。治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属上津郡。隋属上洛郡。唐属商州,南宋改属金州,宋末废入均州。明洪武八年1375复置。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改属郧阳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废入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