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岩山 |
释义 | 岩山历史地名 岩山怎么写好看:岩山历史词典解释①在今河北滦县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17滦州: 岩山 “状如虎踞,其东绝壁百仞。有洞十八,其三洞最大而深,在绝壁间,攀援莫上,下有石桥,一郡水口也”。 ②一名龙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宋书·符瑞志》: 元嘉二十五年 (448),“甘露降丹阳秣陵岩山”。又 《孝武帝纪》: 大明八年 (464),“葬丹阳秣陵县岩山景宁陵”。即此。《寰宇记》 卷90升州上元县: “岩山在县南四十五里,其山岩险,名曰岩山。宋孝武帝改曰龙山。” ③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十一里。《晋书·苏峻传》:东晋咸和四年 (329),李闳率锐兵追张健、韩滉等,“及于岩山”。即此。 ④即今浙江衢县西北营盘山。《方舆纪要》 卷93衢州府西安县: 岩山在 “府西十里。四面壁立,绝顶平旷可数十亩,中有石井,冬夏不竭,相传黄巢常屯兵于此”。 ⑤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二十六里。《方舆纪要》卷90寿昌县: 岩山 “在县 (今寿昌镇) 北六里。有三峰,高数百丈,顶上有石,围抱如负扆”。 ⑥在今福建沙县东。《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岩山 “在县东十里。顶有砦,昔人避兵处”。 古山名。又称龙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牛首山东北。南朝宋大明六年(462年)孝武帝葬殷贵妃于此。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大斗拔谷一作达斗拔谷、大斗谷。即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扁都口河谷。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609,炀帝伐吐谷浑,“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次张掖”。元和志卷40删丹县:“大斗拔谷在县南二百里。隋大业五年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