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朱十翁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祁 |
释义 | 送朱十翁原文手把临涡酒,人归如梦城。何言一欢笑,便作两离情。 园树丹蕤老,家山钿髻明。 不妨还轸促,芝崦趁春耕。 诗词问答问:送朱十翁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参考注释欢笑因欢乐而产生笑声 欢笑的人群 作两《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於四方。” 孔颖达 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两体,故云明两作离也。”后本《易》“继明”之意,称太子为“作两”。言能继天子而明照四方。 南朝 梁元帝 《皇太子讲学碑》:“皇太子洊雷种德,重离作两。” 隋 江总 《玄圃石室铭》:“天纵储睿,生知作两。” 离情(1).绝离 * 。《管子·国蓄》:“以正人籍谓之离情,以正户籍谓之养赢。” 郭沫若 等集校:“《海王篇》‘藉於人,此隐情也’,《轻重甲篇》‘藉於万民,是隐情也’,彼二篇言‘隐情’,此言‘离情’,离与隐可为互训。盖隐则离,离则隐矣。意谓使人絶离 * 也。” (2).别离的情绪。《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 李善 注:“言将乖之初,不忍便诀;欲离少选之顷,以遣离旷之情也。” 唐 谢逸 《柳梢青》词:“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 家山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不妨(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还轸(1).犹回车。谓乘车周历各国。《国语·晋语四》:“还軫诸侯,可谓穷困。” 韦昭 注:“軫,车后横木。还軫,犹迴车。周歷诸国,遭离阨困。”《国语·楚语上》:“春秋相事,以还軫於诸侯。” 韦昭 注:“言四时相聘问之事,迴车於诸侯。” (2).引申为出奔。《国语·楚语上》:“ 齐桓 、 晋文 ,皆非嗣也,还軫诸侯,不敢淫逸。” 韦昭 注:“还軫,谓出奔也。” 春耕春季播种之前,翻松土地 春耕大忙季节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