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岭怎么写好看:
五通岭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福建同安县南。《方舆纪要》卷99同安县:五通岭在“县东(据《清一统志》,当作南)七十里。《志》云,宋幼主避蒙古兵至泉城,闻蒲寿庚之乱,止郡城北法石寺,越城南下辇,今为下辇铺。自下辇铺过县东五都龙窟村,有三巨石连接水中,由此登舟,谓之御踏石。又至庄坡尾,是为五通岭。路旁二巨石夹峙,高四五丈,文信国题曰龙门”。
古山名。在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南。相传宋末文天祥侍幼主避元兵至同安县,越城南下,过县东龙窟村,登舟经此。
词语分解:
- 五通的解释 即五通神。 唐 施肩吾 逸句:“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无。”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龙城无鬼邪之怪:“ 柳州 旧有鬼,名五通。”
- 岭的字典解释 岭 (嶺) lǐng 山,山脉:山岭
历史地名推荐:夔峡镇
唐方镇名。唐至德二年 757 分荆南节度使置,治所在夔州 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资治通鉴: 唐至德二载 757,“夔峡节度,领夔、峡等五州”。胡三省注: “夔峡兼领涪、忠、万共五州。”相当今四川省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