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关稽考簿历史词典解释
明代各*钞关之账簿。逐日填写过往船只船料商税数目,以备稽考。始于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由户部置空白印信发钞关主事收掌。差满之日,将一扇存留备照,一扇由委官收执,一扇解户部查考。
词语分解:
- 钞关的解释 明 清 两代收取关税之所。因以钞纳税,故名。明史·食货志五:“计所载料多寡,路近远纳钞,钞关之设自此始。” 清 顾公燮 丹午笔记·钞关:“ 元 末钱多银少,议行纸钞。 明太祖 设立天下各关隘,命以钞纳税,渐次收尽,故名钞关。” 吴晗 灯下集·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问题:“为了保持钞法流通,沿 长江 、 运河 及各布政司所在地,建立了三十三个钞关。”
历史知识推荐:贴祗候内品
宋内侍阶官名。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均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