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非意相干 |
释义 | 非意相干历史典故 非意相干怎么写好看:
非意相干历史词典解释干:冒犯,发难。不是故意为难。典出晋卫玠之事迹。卫玠(事迹见前)为人宽厚,不与人为敌。他认为别人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可以从情理上考虑而宽恕他;别人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但并非有意为难,可以从道理上使自己得到排遣。所以卫玠终身不见高兴和恼怒的表情。 【出典】: 《晋书·卫玠传》卷36,1068页:“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例句】: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将午,当有匠饼者负囊而至,囊中有钱二千余,而必非意相干也。可闭关,戒妻孥勿轻应对,及牛必极骂,须尽家临水避之。” 偏正 不是有意的冒犯。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将午,当有匠饼者负囊而至,囊中有钱二千馀,而必非意相干也。可闭门,戒妻孥勿轻应对。”△多用于情状方面。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贵耳贱目重视耳所闻,轻视眼所见。形容人轻信传闻,却忽视亲眼目睹的事实。汉代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并列 相信道听途说的,而不信亲眼所见的事实。语出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