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怎么写好看:
郊祀书法图片
郊祀历史词典解释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之礼。因祭祀天地神祇之所设于郊外,故称郊祀。《诗·周颂·昊天有成命序》:“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陈奂传疏:“序言天地,即所谓祀天圜立,祀地方立也。”秦代郊祀有白、青、黄、赤四帝之祠。汉武帝于长安城东南郊立天神泰一和五帝祠,又在汾阴立地神后土祠。其后历代所立祠有所不同,至明代时则建天坛、地坛以祭祀天地。
词语分解:
- 郊祀的解释 1.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郊谓大祀,祀为群祀。汉书·郊祀志下:“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瘞地於北郊,即阴之象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鲍照<戎行>:“孟冬郊祀月,杀气起严霜。”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铲刷,殆无餘藏。” 清 毛奇龄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
- 郊的字典解释 郊 jiāo 城外:郊区
- 祀的字典解释 祀 sì 祭:祭祀
历史知识推荐:御史治书
即治书侍御史。晋书·崔洪传:“武帝世,为御史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