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羊不饮 |
释义 | 沈羊不饮历史典故 沈羊不饮怎么写好看:沈羊不饮历史词典解释借指市无奸商,民风纯朴。北周庾信《慕容公神道碑》: “职司行政,狱慎深文,沈羊不饮,萑盗无闻。” ●汉刘向《新序·杂事》: “孔子在州里笃行孝道。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畋渔,分,有亲者得多,孝从化之也。是以七十二子自远方至,服从其德。鲁有沈犹氏者,且饮羊饱之,以欺市人; 公慎氏有妻而淫; 慎溃氏奢侈骄佚; 鲁市之鬻牛马者善豫贾。孔子将为鲁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鬻马牛不豫贾,布正以待之也。” 阙党: 古地名,传为孔子授徒之地,在洙泗之间,山东曲阜一带。亲: 指双亲。鬻(yu): 卖。豫贾(jia): 定高价。贾,同 “价” 。司寇: 官职名称。西周置,春秋战国沿用,主管刑狱,纠察。鲁国沈犹氏卖羊,常将羊喂得饱饱的,以欺骗买主。听说孔子将做司寇官,便不敢再有欺骗行为。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花黄忙举子源见“槐花黄,举子忙”。指士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明 袁宏道华州公署古槐诗:“若论花黄忙举子,已曾忙过九朝人。”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