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子守梨怎么写好看:
通子守梨历史词典解释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责子》诗:“唯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晋诗人陶潜曾在《责子》诗中指出幼子通不爱读书,只喜欢吃梨与栗。后遂用为咏幼子之典。
唐.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梨教童子守,酒是远师供。”
词语分解:
- 通子的解释 晋 陶潜 小儿的乳名。 晋 陶潜 责子诗:“ 通子 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后以“通子”为咏子之典。 唐 韩翃 寄赠虢州张参军诗:“好栗分 通子 ,名香赠 莫愁 。” 唐 白居易 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各有 文姬 才稚齿,俱无 通子 继餘尘。”自注:“ 陶潜 小儿名 通子 。”
- 梨的解释 梨 lí 落叶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梨膏
历史典故推荐:一击车中
同“击副车”。元 陈孚博浪沙:“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