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崇朝怎么写好看:
曾不崇朝历史词典解释
曾:乃。崇朝( ㄓㄠ zhāo )即终朝。从天亮到早饭时叫终朝。 意谓不用一个早晨的时间。 极言时间之短。语出《诗.卫风.河广》:“谁谓宋远,曾不崇朝。”唐.杨齐哲《谏幸西京疏》:“自京到洛,曾不崇朝。”《旧唐书.郭孝恪传》:“太祖玺书劳之曰:‘卿破焉耆,虏其伪王,取其坚壁,曾不崇朝。’”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一四:“前此以黍定律,迁就其数,旷岁月而不能决;今得指法,裁而为管,尺律之定,曾不崇朝。”
词语分解:
- 曾的解释 曾 zēng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
- 崇朝的解释 终朝。从天亮到早饭时。有时喻时间短暂,犹言一个早晨。亦指整天。崇,通“ 终 ”。诗·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而雨。” 毛 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后汉书·蔡邕传:“或画一策而綰万金,或谈崇朝而锡瑞珪。” 唐 陈子昂 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嗟乎!朝廷子入,期富贵於崇朝;林岭吾栖,学神仙而未毕。”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游有感诗之四:“崇朝驛骑驰千里,一夜捷书奏九重。” 郭沫若
历史典故推荐:扞格不通
固执成见,不能变通。文明小史一回:“原因我们中国,都是守着那几千年的风俗,除了几处通商口岸,稍能因时制宜,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参见“扞格不入”。 其他 固执己见,无法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