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伯去怎么写好看:
亭伯去历史词典解释
《后汉书.崔骃传》:“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后汉崔亭伯,屡次直谏车骑将军窦宪,宪不能容,崔辞官归里。后遂用为直言遭逐之典。
唐.崔湜《至桃林塞作》:“始知亭伯去,还是拙谋身。”
词语分解:
- 亭伯的解释 汉 魏 爵位名。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黄初 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参见“ 亭侯 ”。
- 去的字典解释 去 qù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
历史典故推荐:待势乘时
并列 静观形势,利用时机。元·无名氏冻苏秦:“据先生甘贫守困,~,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多用于处世方面。→待时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