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硎山怎么写好看:
支硎山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报恩山、观音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寰宇记》卷91苏州吴县:支硎“晋高士支道林遁迹,游憩其上,故有此名”。明洪武《苏州府志》卷2:“平石为硎, 山有平石,故因支遁以支硎为号。”山中有放鹤亭、白马涧等遗迹。
词语分解:
- 支硎的解释 山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又名 报恩山 、 南峰山 。硎,平整的石头。山有平石,故名。 晋 高僧 支遁 隐居于此,因以 支硎 为号,山亦因 支遁 得名。 明 文徵明 二月廿六日游天池诸山诗:“西北羣山列翠屏, 天池 宛转带 支硎 。”参阅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山、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苏州府。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牙儿干
即鸭儿看。今新疆莎车县。明史·西域传·坤城:奉贡通名天朝者有牙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