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怎么写好看:
包拯书法图片
包拯历史词典解释
999—1062
北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支持解盐通商之制。改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徙知瀛、扬等州府,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嘉祐六年(1061)为枢密副使,卒于位,谥孝肃。为官以断讼明敏正直著称。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正门,令讼者直到堂前,自陈曲直,杜绝吏奸。立朝刚毅,贵戚、宦官等为之敛手,当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有《包孝肃奏议》十卷传世。

包拯
词语分解:
- 包拯的解释 999—1062 北宋庐州合肥人,仁宗天圣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他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执法严峻,不徇私情,被旧的史书和小说渲染为少有的“清官”、“包青天”
- 包的字典解释 包 bāo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
- 拯的字典解释 拯 zhěng 援救,救助:拯救
历史知识推荐:开元道藏
原称三洞琼纲。唐道教经书总集。开元中,玄宗发使搜访道经,纂修收藏。凡三千七百四十四卷,一说五千七百卷。天宝七载748诏令传写,以广流布。道教经典称道藏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