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堰怎么写好看:
平津堰历史词典解释
水堰名。在唐淮南道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元和时,邵伯湖水浸淫成灾,淮南节度使李吉甫筑堤护田,名平津堰,溉田数千顷。
词语分解:
- 平津的解释 1.坦途;大道。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平津苟不由,栖迟詎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唐 昙翼 招隐诗:“连峯数千里,修林带平津。”2.古地名。 汉 时为 平津邑 , 武帝 封丞相 公孙弘 为 平津侯 ,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前蜀 贯休 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宋 欧阳修 寄题相州荣归堂诗:“不须授简樽前客,
- 堰的字典解释 堰 yàn 挡水的堤坝:堤堰
历史知识推荐:博罗欢
1236—1300 又译孛鲁欢、不鲁合罕等。蒙古忙兀氏。畏答儿曾孙。十六岁为本部断事官。中统元年1260,从世祖征阿里不哥。三年,统忙兀军平李璮。至元八年1271,受命往云南,审理云南王忽哥赤被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