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疐后历史词典解释
同“跋胡疐尾”。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并列 疐,跌倒。比喻进退两难。语本《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5:“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疐后,日不聊生。”△多用于表示犹豫。→进退两难 进退首鼠 ↔一往无前。 也作“跋前踬后”。
词语分解:
- 跋的解释 跋 bá 翻山越岭:跋涉
- 后的解释 后 (③后⑥後) hòu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
历史典故推荐:五鹿何能酬
源见“五鹿角折”。谓非其论辩对手。形容人富有辩才。唐 卢照邻咏史之四:“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