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鐘) 石山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福建泰宁县北。明嘉靖 《邵武府志》 卷2山川: 钟石山 “形如覆钟”,故名。《方舆纪要》 卷98泰宁县: “钟石山在县北十五里。形如覆钟。周围壁立,其上坦平,下临清溪,高可百尺,缘崖为径。”
词语分解:
- 石山的解释 1.岩石积成的山。诗·周南·卷耳“陟彼砠矣” 毛 传:“石山戴土曰砠。” 宋 郭熙 林泉高致·画诀:“土山戴石,林木瘦耸。石山戴土,林木肥茂。”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 石山 ,多藏金玉。”3.状如山石的花纹。后汉书·王符传:“犀象珠玉,虎魄瑇瑁;石山隐饰,金银错鏤,穷极丽靡,转相夸咤。” 李贤 注:“山石谓隐起为山石之文也。”
历史地名推荐:乌目山
虞山的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