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摊税怎么写好看:
门摊税历史词典解释
亦称市肆门摊税。明代商税之一。征于城乡店铺及支棚摆摊商贩。按其资产分定等则,各有定额,按期至税课司(局)交纳。
词语分解:
- 门摊的解释 1.按户分摊的税。元史·成宗纪二:“ 江 南 宋 时行两税法,自 阿里海牙 改为门摊,增课钱至五万锭。”元典章·户部八·办理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 清 吴伟业 捉船行:“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2.在沿街店铺门前摆设的售货摊。 阿英 海上买书记:“隔了两天,我去一家门摊书店。”
- 税的字典解释 税 shuì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税收
历史知识推荐:温达
?—1715 清满洲镶黄旗人,费莫氏。初为笔帖式。历监察御史、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康熙四十年1701列议政大臣,旋擢左都御史。四十三年迁工部尚书,后调吏部。四十六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充平定朔漠方略、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