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使符怎么写好看:
竹使符书法图片
竹使符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分虎竹”。汉时竹制的信符。后泛指地方官的印符。亦借指州郡长官。唐 张九龄《登荆州城楼》诗:“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词语分解:
- 竹使符的解释 1. 汉 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亦省称“ 竹使 ”。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处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郑康成 周礼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南朝 梁元帝
- 竹使的解释 见“ 竹使符 ”。
- 符的字典解释 符 f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
历史典故推荐:聚讼纷然
主谓 大家说法不一,各抒己见,互相争论,得不出一致的意见来。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斯密所谓生利,与寻常所谓有用者,其意义不同,故执政官、军人、教士、法官,皆屏之于不生利之列……此其义后贤~,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