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怎么写好看:
延津书法图片
延津历史词典解释
津渡名。宋代以前黄河流经今河南延津县西北至滑县一段,为重要渡口,总称延津。据《水经·河水注》:其在今延津县西北者,亦称灵昌津;其东有棘津,亦名石济津或南津;其在旧滑县以北的,亦名延寿津(《宗镜录》卷一)。历代作战时常为行军所经,唐以前并在今新乡市东南置延津关。宋以后黄河改道,延津遂湮。
词语分解:
- 延津的解释 1.即 延平津 。相传 晋 时 龙泉 、 太阿 两剑分离后于此会合化龙而去。 清 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想像 延津 沉古剑,相期 青塚 一归魂。”2.借指别后重逢之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殷子馀自河南奉使入燕以书见示寄答曲:“倚剑踌蹰, 延津 何日重相遇?”参见“ 延平津 ”。
- 延的字典解释 延 yán 引长:延长(ch俷g )
- 津的字典解释 津 jīn 渡水的地方:津渡
历史知识推荐:史籀篇
字书名。汉书·艺文志记为周宣王太史作,未言其名。许慎说文解字叙始称作者为太史籀。近人王国维以为此书实春秋、战国时秦人所作。“籀”、“读”二字古代音义并同,“籀”为诵读之意而非人名,书首句可能是“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