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溯流求源 |
释义 | 溯流求源历史典故 溯流求源怎么写好看:
溯流求源历史词典解释溯:逆流而上。顺河流上溯河源。比喻追根究底。《元史.杜瑛传》:“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数百千年之祸,仆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亦作“溯流从源”。清.周亮工《唐仲言传》:“其所掇拾古文,以为笺注者,自习见以及秘异,溯流从源,搜罗略尽。”亦作“溯流徂源”。徂:往,到。宋.周密《齐东野语.道学》:“伊洛之学行于世,至乾道、淳熙间盛矣。其能发明先贤旨意,溯流徂源,论著讲介卓然自为一家者,惟广汉张氏敬夫、东莱吕氏伯恭、新安朱氏元晦而已。” 见“溯流穷源”。《元史·杜瑛传》:“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救百千年之祸,仆恐日后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殊方异类泛指不同地方的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汉.班固西都赋:“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唐.王勃采莲赋:“殊方异类,舞咏相错,王公卿士,歌吹并作。”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