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法镜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尽是三空妙谛 智灯悬宝座听晨钟暮鼓无非一点禅机 |
释义 | 法镜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尽是三空妙谛 智灯悬宝座听晨钟暮鼓无非一点禅机名胜,杭州 对联全文上联:法镜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尽是三空妙谛 对联备注:(杭州法镜寺药师殿,杭州凤林寺) 参考注释法镜佛教语。比喻佛法。谓佛法如镜,能照彻万物。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 慈云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da3法颂》:“慈云吐泽,法雨垂凉。” 唐太宗 《三藏圣教序》:“引慈云於西极,注法雨於东陲。” 明 崔子忠 《送僧归滇南》诗:“兵戈前路息,万里忆慈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仰藉慈云之庇,庶宽雷部之刑。” 秋月春花秋夜的月,春日的花。比喻良辰美景。 元 孙周卿 《蟾宫曲·题琵琶亭》曲:“今老却朝云暮霞,再休题秋月春花。” 尽是[full of]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空妙佛教语。谓空寂精微。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良由衅孽自作,以致业感相应。释氏乃演空妙之微言,阐慈悲之奥义。” 智灯佛教语。谓照破迷暗的智慧之光。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法雨法水之润,等世界于无边;智灯智炬之光,同虚空于莫限。”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挥觉剑而破邪山,扬智灯而照昏室。” 唐 韩偓 《僧影》诗:“智灯已灭餘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宝座[throne;seat of power]∶本指神佛或帝王的座位。后泛指尊贵的席位,即显赫的或重要的人物专用的椅子;亦指这种椅子所象征的地位 冠军宝座 国手们总怕别人抢占他的宝座 晨钟暮鼓(1).语本 唐 李咸用 《山中》诗:“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掛情”。佛寺中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后因以“晨鐘暮鼓”谓时日推移。 宋 陆游 《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无休时。”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这些时想晨鐘暮鼓,马足车尘,细看来恰便似云影空中尽。”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宋荔裳廉使女》:“《敬业堂诗集》《中山尼》七古一篇,为 荔裳女 而作云:‘……晨鐘暮鼓流光易,荏苒今年三十二。’” (2).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玉红册》:“三復此编,可当晨鐘暮鼓,唤醒众生。”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监生》:“狐之现身説法,不啻晨鐘暮鼓。” 无非[nothing but;only;no more than;simply] 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一点(1) [point]∶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a little;a bit]∶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side]∶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a hour]∶一小时 下午一点 禅机[Buddhist subtleties;Buddhist allegorical word or gesture] 佛家禅宗所传播的机要秘诀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红楼梦》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