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导源于此 十亿众社会主义事业与日俱新 |
释义 | 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导源于此 十亿众社会主义事业与日俱新名胜,黄河,13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导源于此 对联备注:(虞愚题黄河游览区) 参考注释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mao2泽2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中华民族[the Chinese Nation]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文明(1) [civilization;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3) [modern]∶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戏 (4) [bright]∶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导源(1) [river rises in]∶发源,起源 黄河导源于青海 (2) [derive;originate]∶由某种事物发展而来 非导源于小儒乎。——清· 黄宗羲《原君》 于此(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亿众亿万众庶。 陈毅 《开国小言》诗:“亿众大革命,流血三十载。” 社会主义[socialism] gong2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资料主要归全民或集体所有,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事业(1) [cause]∶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facilities]∶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individual fulfilment;personal achievement]∶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