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龟溪即事五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高斯得 |
释义 | 龟溪即事五首原文父兄吴下宅,师友苕溪矶。亦欲从之游,煦湿相因依。 睽孤谅无乐,旅琐良可唏。 古来遁世士,独立取众非。 咨予匪能然,翼短难高飞。 怀哉订顽翁,示我真指归。 诗词问答问:龟溪即事五首的作者是谁?答:高斯得 高斯得龟溪即事五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父兄(1) 父亲与兄长。 兼仗父兄之烈。——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泛指家中长辈,或用作偏义复词,指兄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吴下泛指 吴 地。下,用于名词后表示处所。《宋书·隐逸传·戴颙》:“ 桐庐 僻远,难以养疾,乃出居 吴 下。” 明 高启 《修忠佑祠疏》:“号虽著於 江 东,祀已传於 吴 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 贺方回 ﹞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退居 吴下 。” 鲁迅 《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 梅兰芳 博士,戏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贯则为 吴下 。”按, 梅 氏原籍 江苏 泰州县 。 师友老师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 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苕溪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为 东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为 西苕 。两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浅 两湖口注入 太湖 。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 苕溪 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製独茧纶。”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试选 苕溪 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羈人。”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 謫仙 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相因(1).相袭;相承。《史记·酷吏列传》:“二千石繫者新故相因,不减百餘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国初宰相权重,臺諫侍从,莫敢议己,至 韩琦 、 范仲淹 始空贤者而争之,天下议论,相因而起。”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史》:“惟八书十志, 迁 固 相因,作者沿波,递相撰述。” (2).相关;相互依托。 唐 元稹 《莺莺传》:“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 宋 曾巩 《洪范传》:“﹝貌、言、视、听、思﹞五者,思所以为主於内,而用四事为外者也;至於四者,则皆自为用而不相因。”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景出想像,情在体贴,能以兴为衡,以思为权,情景相因,自不失重轻也。” 清 曹寅 《柳村画荷花长幅戏题》诗之二:“花花相似叶相因,数叶排花便失真。” (3).价钱便宜。《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梁尚宾 听説,心中不忿,又见价钱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牛肉是顶养人的,价钱又比猪肉相因,为啥不吃?” 睽孤(1).乖离而孤独。《易·睽》:“九四,睽孤,遇元夫。”《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睽孤,寇张之弧。”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南村路何许,睽孤情尚尔。” (2).乖戾。《汉书·诸侯王表序》:“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颜师古 注:“睽孤,乖剌之意。” 无乐不举乐。《大戴礼记·公符》:“公冠四加玄冕,饗之以三献之礼,无介无乐。” (1).没有欲乐。《列子·仲尼》:“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淮南子·原道训》:“能至於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2).指无可乐之事。 晋 陶潜 《杂诗》之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旅琐旅居困顿。语出《易·旅》:“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王弼 注:“寄旅不得所安,而为斯贱之役,所取致灾,志穷且困。” 宋 张方平 《送客游兖海》诗:“访旧自堪宽旅琐,贤侯况似 蜀 文翁 。”《宋史·度宗纪》:“以文武官在选困於部吏,隆寒旅琐可閔,詔吏部长贰、郎官日趣銓注,小有未备,特与放行。” 清 顾炎武 《答王茂衍》:“乃荷千里赐书,勤勤恳恳,且为之谋其旅琐而助其躋陵,所谓情同金石,义薄云天,非时流之可企矣。” 古来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遁世独自隐居,避开俗世;避世隐居 遁世绝俗 独立(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众非许多坏人坏事。《吕氏春秋·应同》:“ 尧 为善而众善至, 桀 为非而众非来。” 高飞(1).高高飞翔。《诗·小雅·菀柳》:“有鸟高飞,亦傅于天。” 汉 王逸 《九思·悼乱》:“玄鹤兮高飞,曾逝兮青冥。” (2).比喻远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缉捕》:“即传该房写票僉差,而胥捕故为延挨,潜驰报信,则已高飞远蹈,难于追获矣。” (3).树名。即唐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扶栘》:“栘乃白杨同类,故得杨名。按《尔雅》:‘唐棣,栘也。’ 崔豹 曰:‘栘杨, 江 东呼为夫栘。圆叶弱蔕,微风则大摇,故名高飞,又曰独摇。’” 订顽订正愚顽。 宋 张载 尝题字于学堂双牖,左书“砭愚”,右书“订顽”。《二程遗书》卷二上:“订顽之言,极纯无杂, 秦 汉 以来学者所未到。” 明 胡道 《瞿佑<归田诗话>序》:“或取而观之,可资多识,特其名号近於订顽、砭愚起争端之谓,不若直谓之《存斋诗话》也。” 清 钱谦益 《常熟县教谕武进白君遗爱记》:“疏秽订顽,缉文厉行。” 指归主旨;意向。《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与 权 谈説諫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捨而及他。” 宋 王禹偁 《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备尝探讨,粗见指归。”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