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中五咏远山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皇甫冉 |
释义 | 山中五咏远山原文少室尽西峰,鸣皋隐南面。柴门纵复关,终日窗中见。 诗词问答问:山中五咏远山的作者是谁?答:皇甫冉 皇甫冉山中五咏远山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249_66 参考注释鸣皋山名。在今 河南省 嵩县 东北。 唐 王昌龄 《送狄宗亨》诗:“秋在水清山暮蝉, 洛阳 树色 鸣皋 烟。”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若有人兮思 鸣皋 ,阻积雪兮心烦劳。” 王琦 注:“《河南通志》: 鸣皋山 ,在 河南府 嵩县 东北五十里,一名 九皋山 ,昔有白鹤鸣其上,故名。”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脱屣将相守冲谦,唯於山水独不廉。枕 伊 背 洛 得胜地, 鸣皋 少室 来轩簷。”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易·说卦》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柴门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终日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中见指中见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每众人多是地方中见。”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喜得有个中见,老兄若不信,只问贵相知便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只是这里边也要有一个人做个中见,写一张切切实实的借券,交与你执着。”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