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丁未春五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克庄 |
释义 | 丁未春五首原文端平淳祐两匆匆,过眼光阴掣电同。六十一翁无出理,孤山长寄梦魂中。 诗词问答问:丁未春五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刘克庄丁未春五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端平(1) 平举着拿器物,为使其不倾斜 一碗水端平 (2) 公正;公平 (3) 使公平 端平法度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眼光(1) 视线 我讨厌他那种眼光 (2) 观察事物的能力;观点 眼光远大 掣电闪电 火轮掣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西游记》 十一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新中国成立于一九四九年的这一天 无出(1).别出去。《左传·哀公十一年》:“ 季孙 告二子,二子不可。 求 曰:‘若不可,则君无出。’” (2).不要交纳。《后汉书·安帝纪》:“凤凰所过亭部,无出今年田租。” (3).不能超过。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逸文》卷二:“火烧疮无出醋泥,甚验。”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大抵 南宋 古体当推 朱元晦 ,近体无出 陈去非 。” (4).谓未生育子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原来 商小姐 无出,有媵婢生得两个儿子。” 孤山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 林逋 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 孤山处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鹤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林逋 隐居 杭州 孤山 ,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 宋 林逋 《宿姑苏净惠大师院》诗:“ 孤山 猿鸟 西湖 上,懒对寒灯咏《式微》。”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 孤山 好林馆,丹碧隐青涟。”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