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玉佩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过 |
释义 |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玉佩原文借榻卧云屋,欹枕仔细听。误疑鸣珂声,不知水泠泠。 诗词问答问: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玉佩的作者是谁?答:刘过 刘过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玉佩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借榻借人床榻睡觉。犹借宿。 宋 秦观 《寄题赵侯澄碧轩》诗:“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 金 元好问 《外家南寺》诗:“白头来往人间徧,依旧僧窗借榻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余年十八,受知于 浙 督 程 公 元章 ,送入 万松书院 肄业,离家二十里,夜不能归,輒借榻 湖州 沉谦之 、 永之 寓所。” 云屋(1).高楼。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序:“青牛文梓,白鹤贞松,运以置宫,崇斯云屋。” 宋 周邦彦 《迎春乐》词:“清池小圃开云屋。结春伴、往来熟。” (2).指 汉成帝 时的 三云殿 。 (3).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唐 皮日休 《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鹤雏入夜归云屋,乳管逢春落石牀。” 宋 梅尧臣 《送马行之都官》诗:“ 钱塘湖 上寻云屋, 巾子峯 前种槿篱。” 宋 陆游 《游学射山遇景道人》诗:“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 仔细(1) 当心;细心 路很滑,仔细点儿 (2) 〈方〉∶节俭的;不浪费的 日子过得仔细 鸣珂(1).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隔林望行幰,下阪听鸣珂。” 唐 王昌龄 《朝来曲》:“月昃鸣珂动,花连綉户春。”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只把细蕊轻挼,立倦鞦韆架,耳听鸣珂眼盼他。” 清 陈梦雷 《青青陵上柏》诗:“甲第亘长虹,拥节復鸣珂。” (2).指居高位。 明 李东阳 《重经西涯》诗之一:“岂谓鸣珂还故里,敢将华髮恋微官。”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只今交旧尽鸣珂,推挽寧无一人佐。”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泠泠(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