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萨尔浒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萨尔浒原文铁背山头歼杜松,手麾黄钺振军锋。于今四海无征战,留得艰难缔造踪。 诗词问答问:萨尔浒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乾隆萨尔浒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山头(1) 山的顶部 (2) 山峰 (3) 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头 黄钺饰以黄金的长柄斧子。天子仪仗,亦用以征伐。《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 孔颖达 疏引《广雅》:“鉞,斧也。斧称黄鉞,故知以黄金饰斧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金斧,黄鉞也。 三代 通制,用之以断斩,今以金斧黄鉞为乘舆之饰。 武王 以黄鉞斩 紂 头,故王者以为戒。大将军出征,特加黄鉞者,以铜为之,以黄金涂刃及柄,不得纯金也。得赐黄鉞,则斩持节将也。” 元 耶律楚材 《和李世荣韵》:“翠华来北闕,黄鉞讨南疆。” 郭沫若 《长春集·纪念“七七”》:“盟刑白马挥黄鉞,誓缚苍龙树赤旗。” 军锋(1).先锋。居军前冲锋挫敌。《史记·黥布列传》:“ 布 常为军锋。”《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从 高祖 征 广固 ,常为军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吴三桂 ﹞亲赴 常 澧 督战,驱土司 苗 倮 助军锋;伐 黔 楚 山木,造楼船巨舰。” (2).军中威势。 黄钺 《陇右光复记·反正巅末》:“ 陕 军伤亡数千,军锋屡挫。” 于今(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四海(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无征(1).没有证明;没有实据。《文选·左思<三都赋>序》:“於辞则易为藻饰,於义则虚而无徵。” 刘逵 注:“盖 韩非 所谓画鬼魅易为好,画狗马难为工之类。”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举之《春秋》,则明白而有实;合之 左氏 ,则丛杂而无徵。”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府县·立碑》:“《南史》 裴松之 曰:世立私碑,有乖事实。以为诸立碑者,宜悉令言上为朝议所许,然后听之,庶可以防遏无徵,显彰事实。”参见“ 无徵不信 ”。 (2).没有征兆或迹象。《法苑珠林》卷三:“诊候无徵,雩祈失効。” 艰难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缔造创建 缔造共和国 诗文赏析原序:太祖高皇帝以五百入破明数十万众,实王业之基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