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杜牧 |
释义 | 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原文曾与径山为小师,千年僧行众人知。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 经雨绿苔侵古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劝君莫厌江城客,虽在风尘别有期。 诗词问答问: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的作者是谁?答:杜牧 杜牧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小师(1).《周礼》乐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 郑玄 注:“凡乐之歌,必使瞽矇者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2). 周 代指王不自出之师。《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师涖戮。” 郑玄 注:“小师,王不自出之师。” (3).古代帝王为贵族显宦子弟开办的低级学校的教师。《尚书大传》卷四:“小师,取小学之贤者登之。” (4).受戒未满十夏之僧侣。《释氏要览·师资小师》:“受戒十夏以前,西天皆称小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手头有百十钱,剃度这廝做小师。” (5).为僧人的谦称。《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 神秀 ﹞师曰:……死后乞九郎作窣堵坡於此,为小师藏骸之所。” (6).为对年轻出家人的称呼。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 南岳 道士﹞ 良逸 母为 喜王寺 尼,寺中皆呼 良逸 为小师。”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僧行谓佛门戒行。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四:“﹝ 刘彦范 ﹞年八十,犹精强,僧行不亏。” 称众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僧行,有谁随俺?但请无虑,不管分毫失赚。”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僧 德明 游山,忽得奇菌,归以供众,毒发,僧行死者十餘人。” 众人(1) 大多数人 众人都感到惊奇 (2) 大家 众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众人。——唐· 韩愈《师说》 为众人师。——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众人待其身。——唐· 韩愈《原毁》 众人皆以奢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泯然众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夜深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月色月光 古画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古人所作的绘画 红叶(1).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唐 杜牧 《朱坡》诗:“倚川红叶岭,连寺緑杨堤。”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陈毅 《题西山红叶》诗:“ 西山 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2). 唐 代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后因以“红叶”为传情的媒介。 宋 晏几道 《虞美人》词:“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庆缘》:“一段姻缘天上来,何须红叶良媒。” 清 龚自珍 《小重山令》词:“碧玉寒门产 丽华 。误随红叶去,到天涯。” (3).借指媒人。 沉从文 《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亲。’”参见“ 红叶题诗 ”。 新诗(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江城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风尘(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