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望远行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韦庄 |
释义 | 望远行原文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谢家庭树锦鸡鸣,残月落边城。 人欲别,马频嘶,绿槐千里长堤。 出门芳草路萋萋,云雨别来易东西。 不忍别君后,却入旧香闺。 诗词问答问:望远行的作者是谁?答:韦庄 韦庄望远行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画屏(1).有画饰的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亦有曲帐画屏, * 綵扇。” 前蜀 韦庄 《奉和观察郎中春暮忆花言怀见寄四韵之什》:“落花带雪埋芳草,春雨和风溼画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两女对舞,长衣乱拂,香尘四散;舞罢,斜倚画屏。” (2).《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父 毅 ﹞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 高祖 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后以“画屏”为择婿之典。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探婚》:“我羡你玉京游方少年,我羡你画屏间多妙选。” (3).在屏条上作画。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吴》:“ 曹弗兴 , 吴兴 人,以画名冠絶一时。 孙权 命画屏,误墨成蝇状, 权 疑其真,以手弹之。” 含恨心怀怨恨 含恨而死 伤情(1) 伤势 观察伤情 (2) 伤感 谢家(1).指 晋 太傅 谢安 家。亦常用以代称高门世族之家。 清 乐钧 《耳食录·张碧云》:“今则 谢 家月冷,燕子重来。 郑 曲花残,鸚哥不语。” 田汉 《关汉卿》第三场:“晚生是白璧、黄金都不羡,只要 谢 家堂上燕。”参见“ 谢家咏雪 ”、“ 谢家轻絮 ”。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家。 灵运 于 会稽 始宁县 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 唐 李端 《鲜于少府宅看花》诗:“ 谢 家能植药,万簇相縈倚。” 唐 杨巨源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诗:“芳菲迟最好,唯是 谢 家怜。”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石曼卿诗》:“ 石曼卿 《题张氏园亭》云:‘亭馆连城敌 谢 家,四时园色鬪明霞。’” (3).指 南朝 齐 谢朓 家。 唐 李涉 《谢王连州送海阳图》诗:“ 谢 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 楚 囚。” (4).指闺房。 唐 温庭筠 《更漏子》词:“香雾薄,透重幙,惆悵 谢 家池阁。” 华锺彦 注:“ 唐 李太尉 德裕 有妾 谢秋娘 ,太尉以华屋贮之,眷之甚隆,词人因用其事,而称 谢 家。盖泛指金闺之意,不必泥於 秋娘 也。” 五代 张泌 《寄人》诗:“别梦依依到 谢 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鸡鸣(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残月清晨出现的弯月;残缺不圆的弯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边城临近边界的城市 里长一里之长。仿 周 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新唐书·张长逊传》:“ 张长逊 ,京兆 櫟阳 人,精驰射,在 隋 为里长。” 明 陈继儒 《群碎录》:“ 隋高帝 从 苏威 议,以百家为里,置里长一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上:“宜令薙髮易服,尽献兵器,分设里长甲首,而迁土目于内地。” 巴金 《将军集·还乡》:“明天到县政府去请愿,里长全去,而且每一房要派几个代表。” 出门(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芳草(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诗 云雨(1) 云和雨 (2) 指男女合欢 别来(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东西(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不忍(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香闺(1).指青年女子的内室。 唐 陶翰 《柳陌听早莺》诗:“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前蜀 韦庄 《赠姬人》诗:“请看 京 与 洛 ,谁在旧香闺。” 宋 柳永 《临江仙引》词:“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 清 李渔 《风筝误·闺哄》:“小生蒙 詹 家二小姐多情眷恋,约我一更之后,潜入香闺。” (2).指青年女子;闺女。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传道 张婴 偏嗜酒,从此香闺为我有。” 郭沫若 《<离骚>今译》:“趁着这琼枝上的瑶花还未飘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给可爱的香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