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过曹溪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洪皓 |
释义 | 过曹溪原文六十之年入瘴乡,灵台未了热非常。锡泉一饮根尘净,理到清凉礼梵王。 诗词问答问:过曹溪的作者是谁?答:洪皓 洪皓过曹溪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瘴乡指南方有瘴气的地方。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诗:“瘴乡得老犹为幸,岂敢伤嗟白髮新。”《剪灯馀话·听经猿记》:“有知己者,荐为 端州 巡官。念瘴乡恶土,实不愿行。” 明 张佳胤 《乌蛮滩》诗:“我本 西梁 道上人,瘴乡奔逐胡为尔。” 灵台(1) 指心;心灵 不可内于灵台。——《庄子·庚桑楚》 (2) 放灵柩或死者遗像、骨灰盒的台 灵台左右排列着花圈 未了(1) 没有了却、结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非常(1) 不同寻常的 非常会议 非常行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突然,意外的事变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根尘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谓之根;根之所取者,谓之尘。合称根尘。《楞严经》卷五:“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长老守钦见寄》之四:“根尘各清浄,心境两奇絶。”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深恨释氏根尘洗涤未浄。” 清凉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梵王指 * 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亦泛指此界诸天之王。 南朝 梁 刘勰 《剡县石城寺弥勒石像碑》:“梵王四鹤,徘徊而不去;帝释千马,躑躅而忘归。” 唐 李绅 《杭州天竺灵隐二寺诗》之二:“波动只观罗刹相,静居难识梵王心。”《法苑珠林》卷四三:“帝释在前,梵王在后,佛放常光,照耀天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