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刘后村被召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武衍 |
释义 | 刘后村被召原文衔上官虽显,吟边兴不衰。细评南岳稿,远过后山诗。 才大人多忌,名高士素知。 瓣香吾敢后,幸见召环时。 诗词问答问:刘后村被召的作者是谁?答:武衍 武衍刘后村被召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上官(1) 复姓 (2) 高官;大官 不衰(1).不衰退;不减弱。《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王逸 注:“衰,懈也。” 汉 张衡 《思玄赋》:“潜服膺以永靚兮,緜日月而不衰。”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有 大梁 夙将 超唯 为岭外刺史,年将九十矣,耳目不衰。”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平日嗜酒,膳食尽废,清瘦柴立,而精明殊不衰。” (2).不止。《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讲诵弦歌不衰。” 南岳亦作“ 南岳 ”。山名。五岳之一。(1)指 衡山 。《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 ,如 岱 礼。” 孔 传:“ 南岳 , 衡山 。”《汉书·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 南岳 。 南岳 者, 衡山 也。” 田汉 《长衡道上》诗之八:“十年梦里朝 南岳 ,日断层峦未许攀。”(2)指 霍山 ,即 天柱山 。《尔雅·释山》:“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 嵩山 为中岳。” 郝懿行 义疏:“ 霍山 在今 庐江 灊县 , 潜水 出焉。别名 天柱山 。 汉武帝 以 衡山 辽旷,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以 霍山 即 南柱 ,亦止得为 汉武 之南岳,而不得为《尔雅》之南岳矣。” 见“ 南岳 ”。 过后(1) 往后 这个问题先这么解决,有什么事,过后再说 (2) 后来 那件事我过后才知道 大人(1) 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 (2) 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父亲大人 (3) 成年人 大人小孩都可以来 (4) 身材长大的人 (5) 对老者、长者的敬称 (6) 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多忌(1).多猜疑;多猜忌。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成功有要,在众思欢。人之多忌,掩之实难。”《三国志·魏志·丁谧传》“於是收 爽 、 羲 、 训 、 晏 、 颺 、 謐 ……等,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謐 为人外似疎略,而内多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汉武帝 、 徐乐 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尔雅翼·释兽三》:“麝性多忌,今亦未知其所以为多忌者。” (2).谓多有不适宜而须避免的。 宋 范成大 《久病或劝勉强游适吟四绝答之》之四:“羸如蓐妇多忌,倦似田翁作劳。” 名高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士素士人与庶民。《晋书·郗鉴传》:“归乡里。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遂共推 鉴 为主。” 瓣香(1).佛教语。犹言一瓣香。 宋 陈若水 《沁园春·寿游侍郎》词:“丹心在,尚瓣香岁岁,遥祝 尧 龄。” 清 计东 《再与宋牧仲书》:“乃於郡署旁废圃中,西向设瓣香,流涕再拜而去。”《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昨日知老太太仙逝,谨备瓣香至灵前拜奠,稍尽微忱。”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附录二《庚子送灶即事》诗:“隻鷄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参见“ 一瓣香 ”。 (2).师承;敬仰。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一:“近来 浙中 诗人,皆瓣香 厉鶚 《樊榭山房集》。” 胡适 《西游记考证》六:“尽登其诗入《山阳耆旧集》。择其杰出者各体载一二首于此,以志瓣香之意云。” (3).喻崇敬的心意。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五洲万国佳儿女,海角天涯献瓣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