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封丘县
朝代 唐代
作者 高适
释义

封丘县原文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诗词问答

问:封丘县的作者是谁?答:高适
问:封丘县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封丘县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高适的名句有哪些?答:高适名句大全

高适封丘县书法欣赏

高适封丘县书法作品欣赏
封丘县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13_15

参考注释

渔樵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3).指隐居。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唐 杜甫 《村夜》诗:“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红尘向市朝,真唤做圣世渔樵。”

孟诸

亦作“ 孟猪 ”。亦作“ 孟瀦 ”。古泽薮名。在今 河南 商丘 东北、 虞城 西北。《书·禹贡》:“导 菏泽 ,被 孟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余赐女孟诸之麋。” 杜预 注:“ 孟诸 , 宋 泽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 渤澥 ,游 孟诸 。” 张守节 正义:“《周礼·职方氏》:‘ 青州 藪曰 望诸 。’ 郑玄 云:‘ 望诸 , 孟瀦 也。’”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谁怜寂寞 高常侍 ,老去狂歌忆 孟诸 。” 清 劳伯言 《书愤》诗之二:“石填沧海殊 精卫 ,敌纵邻封作 孟猪 。”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乍可

(1).只可。 唐 元稹 《虫豸诗·浮尘子》之二:“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宋 蒋捷 《瑞鹤仙·乡城见月》词:“劝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红楼夜笛。”

(2).宁可。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乍可怱怱共百年,谁便遥遥期七夕。” 唐 元稹 《决绝词》:“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中红槿枝。”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属得疾小愈戏作以自释》词:“删竹去?吾乍可、食无鱼,爱扶疏。”

(3).方才,恰巧。 清 陆嵩 《新年作》诗:“新年乍可破七日,四日阴雨三日雪。”

怎可。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考功》:“鸡冠比玉,乍可依稀?鱼目参珠,曾何髣髴?”

狂歌

纵情歌咏。 汉 徐干 《中论·夭寿》:“或披髮而狂歌,或三黜而不去。” 唐 杜甫 《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説剑论诗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客难解嘲俱未洽,狂歌哀哭更何徒。”

草泽

(1) 长满野草的大片积水洼地

(2) 民众中间

作吏

谓担任官职。 晋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唐 高适 《封丘县》诗:“乍可狂歌草泽中,寧可作吏风尘下。”

尘下

庸俗不雅,格调不高。 宋 李清照 《词论》:“始有 柳屯田 永 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於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所为

所作,作为。《易·繫辞上》:“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序:“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 宋江 倈!这是甚所为!甚道理?” 叶圣陶 《穷愁》:“案上金钱,亦无暇入於囊,徒瞪目警吏所为。”

(1).所以。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公羊传·隐公三年》:“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二:“﹝所为﹞言‘所以’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 晋 陆机 《豪士赋》序:“且夫政由 宁氏 ,忠臣所为慷慨。”参见“ 所以 ”。

(2).所谓。为,通“ 谓 ”。《墨子·公输》:“ 荆 有 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 江 汉 之鱼鳖黿鼉,为天下富; 宋 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战国策·宋卫策》作“所谓”。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小引》:“不谓数十年来,所为长板桥者,徒与荒野蔓草为邻而已。”参见“ 所谓 ”。

公门

(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 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2).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復至。乃怒而责曰:‘敢以閒事屡扰公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 * 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復出入公门。”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他时常出入公门。”

百事

各种事务;事事。《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孔 传:“ 舜 举八凯,使揆度百事,百事时叙,无废事业。”《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吕公忌 曰:‘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官长

(1) 旧时行政单位的主管官吏

(2) 旧指军官

当官长比士兵多几个子儿

鞭挞

鞭打;驱使

受到他那种特有的决心的鞭挞

黎庶

众民,民众

令人

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家问

(1).家信。《晋书·陆机传》:“初, 机 有骏犬,名曰 黄耳 ,甚爱之。既而羈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崔球昼梦至家》:“既觉,歷歷忆其诗,乃书之藏于笥。后月餘,家问至。其妻寄此诗,一字无差。” 清 恽敬 《女婴圹铭》:“ 敬 方游 太原 ,五月十六日, 婴 以痘殤,葬居 西师子墩 ,属 武进县 通江乡 。九月家问至 太原 。”

(2).谓在家中问学,非正式从师求学。参见“ 室学 ”。

妻子

(1) 男子的正式配偶

(2) 妻子和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举家

整个家庭;全家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聊斋志异·促织》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生事

(1) 制造麻烦;惹事非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水浒》第十四回

造谣生事

(2) 指生计;境遇

生事若何?

应须

(1).应当;应该。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残游记》第十回:“你既明白这个道理,应须知道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道理。”

(2).一应所需。《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陇西郡 司马 刘秩 试守右庶子……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南亩

指田野

转而缘南晦(晦,同“亩”)。——《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世情

世上的种种情形;世态人情

不懂世情

付与

拿出;交给:尽力完成时代~我们的使命。

东流水

(1).东逝的流水。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一:“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潕水》:“ 南阳 叶 方城 邑西……有东流水,则 子路 问津处。”

(2).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唐 高适 《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

即做白日梦空想;妄想;梦中怀想

梦想生活在更好的社会里

旧山

(1).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吕延济 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迴。” 唐 贾岛 《寄宋州田中丞》诗:“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2).旧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

君命

君王的命令;君王的使命。《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成季 使以君命命 僖叔 ,待于 鍼巫氏 ,使 鍼季 酖之。”《孙子·九变》:“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宋 梅尧臣 《送李密学赴亳州》诗:“ 譙郡 君命重, 苦县 祖风殊。”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福文襄王夫人》:“此相公祸福关头,使 光平 不亲至,何以归报君命?”

迟回

亦作“ 迟囬 ”。亦作“遟回”。 1.迟疑,犹豫。《魏书·郭祚传》:“ 高祖 叹谓 祚 曰:‘卿之忠諫, 李彪 正辞,使朕迟回不能復决。’”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 璋 ( 刘璋 )无得罪於 蜀 民,其亡有足哀者;故 昭烈 之取之也,亦迟回不忍,及迫於羣言,然后图之。”《明史·孟养浩传》:“今日既迟囬於豫教,安知来岁不游移於册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母尚迟回,女已偕婢入。”

(2).犹徘徊。 宋 贺铸 《山花子·弹筝》词:“约略整鬟釵影动,迟回顾步珮声微。” 明 陈献章 《寄题三洲岩》诗:“迟囬北壁下,目击元公遗。” 清 王韬 《英但自守》:“徒以 法 不肯为 英 用, 英 又不能合 法 ,故迟囬审顾,观望徘徊以至於此。” 清 谭嗣同 《与唐绂丞书》:“虽然,三十曰壮,坐此縈繚迟回,卒不克自致於当世有用之学。”

(3).犹滞留。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比往而山水暴涨不復可涉, 吉 不能泅,遟回叹息,坐岸良久,欲下不敢渡。”《魏书·司马昌明传》:“ 温 ( 桓温 )自归寝疾,讽求备物九锡…… 彪之 ( 王彪之 )云:‘闻彼病日增,亦当不復支久,自可小迟回其事。’”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居一日, 宽 ( 裴宽 )诣 寂 ( 普寂禪师 ), 寂 曰:‘有少事,未暇款语,且请迟回休憩也。’”《花月痕》第四八回:“相传 江寧 城中,有一妇背负婴儿,被驱入馆,这妇人迟回不行。” 子虚子 《湘事记》:“更令 李金山 领第二站驻 沙市 ,然其司令本部以待 上海 购械,迟回未发。”

遲廻: 亦作“ 迟迴 ”。亦作“遟迴”。同“ 迟回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彊 (太子 刘彊 )遂因左右陈诚,愿备藩辅, 世祖 遟廻者久之,乃许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负》:“苟使君强自迟迴至冰散,则君尚欲开口,其事焉得哉!”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二:“ 皋疆 ( 冯皋疆 )入丁酉乡帘,老吏 沉 某为富人 赵 通节,缓颊再三, 皋疆 迟迴上科事,惧不敢应。”《文选·鲍照<放歌行>》:“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廻。” 张铣 注:“迟廻,不行貌。” 唐 颜真卿 《题杼山癸亭》诗:“迟迴未能下,夕照明村树。” 潘飞声 《秋感》诗之一:“海上迟廻滞去程,入秋风物倍凄清。”《晋书·顾众传》:“及 敦 ( 王敦 )构逆,令 众 出军, 众 迟迴不发。” 唐 张说 《为妓人祭故主文》:“心思往而莫遂,足欲返而迟迴。” 宋 贺铸 《河满子》词:“每恨相逢薄处,可怜欲去迟迴。”

 

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为尔

犹言如此。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传》:“为尔寂寂, 邓禹 笑人。”

归去来

(1).辞赋篇名。 晋 陶潜 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2).回去。 唐 杜甫 《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 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 清 王奕清 《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诗文赏析


[孟诸]大泽名。
[乍可]只可。
[梅福]西汉末隐者。
又题《封丘作》
  高適早年闲散困顿,直到天宝八载(749),将近五十岁时,才因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中“有道科”。中第后,却只得了个封丘县尉的小官,大失所望。这首诗就作于封丘任上,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出仕之后又强烈希望归隐的衷曲。
  开头四句高亢激越,这是压抑已久的感情的迸发。县尉只不过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主管的无非是捕盗贼、察奸宄一类差使。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怎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呢!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泽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宁堪”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醒悟追悔和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烦琐的描绘,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了。
  “只言”以下四句,紧接“宁堪作吏风尘下”,加以申述发挥,感情转向深沉,音调亦随之低平。诗人素怀鸿鹄之志:“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别韦参军》)到封丘作县尉,乃是不得已而俯身降志。当初只以为邑小官闲,哪知道一进公门,便是自投罗网,种种令人厌烦的公事,都有规定的章程和期限,约束人不得自由。更受不了的还有“拜迎长官”、“鞭挞黎庶”时的难堪,这对高適是莫大的屈辱,安得不“心欲碎”、“令人悲”呢?这两句诗可见诗人洁身自爱的操守,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朽黑暗,对仗工整,情感激烈。
  一腔悲愤实在难以自抑,那就回家向亲人诉说诉说吧。不料妻室儿女竟都不当一回事,反而责怪自己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自己严肃认真的态度倒反成了笑料,这岂不是更可悲吗?家人的“笑”,正反衬出诗人的迂阔真率,不谙世事。既然如此,只好弃此微官,遂我初服:“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还是抛弃世情,归隐躬耕去吧!
  然而,眼前还是思归而不得归:梦魂萦绕的旧山不可得见;受命为官,一时又还交卸不了。没有圣明的君主在位,一个小小的县尉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汉代的南昌尉梅福,竭诚效忠,屡次上书,结果还是徒劳,左思右念,倒又想起欣然而赋《归去来》的陶潜了。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评高適的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也就是诗的情意真挚,并且气势充沛,造语挺拔。此诗很能体现这个特点。全诗运用质朴自然、毫无矫饰的语言,扣紧出仕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称心而言,一气贯注,肝胆照人,正是这诗感动读者的力量所在。全诗四段,不堪作吏是全篇的主意。开头四句,从高处落笔,自叙本来面目,说明不堪作吏的原由,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从客观现实申述不堪作吏的实情,与第一段形成强烈的对照,感情转为沉痛压抑。第三段拓展第二段的内容,表明摆脱这种不堪,提出弃官归隐的愿望。第四段就第三段的意思急转急收,因一时不能摆脱作吏的客观碍难,也就更加向往归隐,与第一段遥遥照应。结构严整而又有波澜起伏,感情奔泻而又有旋跌宕之姿。
  在句法上,全篇每段四句的一二句为散行,三四句是对偶。如此交互为用,经纬成文,既流动,又凝重;四段连结,造成反复回环的旋律。对偶的一联中,不仅字面对仗工整,而且都是一句一意或一句一事,没有意思重复的合掌,显得整饬精炼;更因虚词的承接照应,诗意联贯而下,语势生动自然,成为很好的流水对,读来便觉气势流转,绝无板滞之病。全诗每段一韵,依次为:仄声马韵、平声支韵、仄声纸韵、平声灰韵。这样平仄相间,抑扬鲜明,随着诗的感情变化,音韵也起落有势,增加了声调的美感。
(徐永年)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1 1: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