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颂古三十九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道枢 |
释义 | 颂古三十九首原文李下不得整冠,瓜田岂可纳履。行藏自要分明,免见傍人说你。 诗词问答问:颂古三十九首的作者是谁?答:释道枢 释道枢颂古三十九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李下李子树下。谓嫌疑之地。 南朝 陈 徐陵 《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启》:“拾金樵路,高士所羞;整冠李下,君子斯慎。” 宋 黄庭坚 《鹧鸪天·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词:“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参见“ 李下瓜田 ”。 不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瓜田(1).种瓜的田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 邵生 瓜田中,寧似 东陵 时。” 金 元好问 《赠史子桓寻亲之行》诗:“瓜田故侯贫且病,爱莫助之徒自伤。”参见“ 东陵瓜 ”。 (2).复姓。 汉 代有 瓜田仪 。见《汉书·王莽传下》。 岂可表示反诘。相当于怎么可以。《左传·哀公七年》:“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汉书·史丹传》:“且皇后谨慎,先帝又爱太子,吾岂可违指!”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论事者顾是非何如耳,岂可以人而移之?” 清 李渔 《巧团圆·拉引》:“老爷要去会他,岂可不通知一声,叫他前来迎接?” 纳履(1).穿鞋。《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彼晨而兴,缨冠纳履。”《镜花缘》第八三回:“所以 信陵君 为 侯生 执轡, 张子房 为 圯上老人 纳履,后来兴王定霸,做出许多事业。” (2).借指辞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屦舄履考》:“古人舄、屨、履至阶必脱,唯著韤而入…… 汉 赐剑履上殿,是不赐则不敢著履上殿明矣。諫不行则纳履而去。纳,结也。” 明 张居正 《答浙江吴巡抚书》:“未有勋庸以报知遇,即纳履而去,忠义之士,固如是乎?”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自要自求。《淮南子·览冥训》:“夫死生同域,不可胁陵,勇武一人,为三军雄,彼直求名耳,而能自要者尚犹若此。” (1).必须;只要。《白雪遗音·马头调·当真恩爱》:“自要你前去,细细的访查,休当玩耍。” 老舍 《骆驼祥子》二:“自要一上了便道,咱们就算有点底儿了。” (2).原来要。 唐 白居易 《北楼送客归上都》诗:“不独别君须强饮,穷愁自要醉如泥。”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