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江宁旋跸驻龙潭行宫作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江宁旋跸驻龙潭行宫作原文巡狩无非事者然,要于胜处戒流连。 金陵诸务既云毕,容水一程适可旋。 殊昔摄山驻以豫,图今浮玉到为便。 怯行百里近廿里,自觉须眉已长年。 诗词问答问:江宁旋跸驻龙潭行宫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三 2. 观民省俗阅武谒明陵考士子诸务皆毕 参考注释巡狩见“ 巡守 ”。 无非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胜处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流连依恋而舍不得离去。一作“留连”、“流涟” 流涟荒亡,为诸侯忧。——《孟子·梁惠王下》 游九京者,亦流涟于隋会。——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 流连夜市 金陵(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别称。 战国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灭 越 后在今 南京市 清凉山 ( 石城山 )设 金陵邑 。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金陵 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润州 (今 江苏省 镇江市 )。 唐 李绅 《宿瓜州》诗:“烟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动摇。” 唐 杜牧 《杜秋娘》诗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冯集梧 注:“…… 唐 人谓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北固甘罗》:“ 赵璘 《因话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屡讚 招隐寺 标致。盖时人称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 ,故 盛乐城 西北。《魏书·太祖纪》:“ 永兴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乐 金陵 。” (4).指 四川 铜陵山 。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蒋清翊 注引《后汉书·公孙述传》注:“ 蜀 有 铜陵山 。” 诸务(1).指各种家产。《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你诸务的没了,单只这两间房,驴粪球儿且外面光着。” (2).各种事务。 梁启超 《变法通议》:“然立学诸务,责在有司。” 一程(1).约计的道路里程,犹言一段路。 唐 元稹 《别李十一》诗:“万里尚能来远道,一程那忍便分头。”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送我一程如何?”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模模胡胡的背了一程之后,大家便走散去睡觉。” (2).一些日子。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幸遇大姐 韩玉簫 不弃,做了一程夫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元卿 客边,可到 严子 家中做一程儿伴去。” 适可(1).适合;适宜。《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书》:“及其饱闷已过,情景适可,则仍旧如前锁门独坐而读我书也。” (2).只能,仅仅可以。《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驴今者适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浮玉见“ 浮玉山 ”。 百里(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自觉(1) 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自觉地遵守纪律 (2) 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 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须眉(1)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2) 胡须和眉毛 长年(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