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歌扇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文昌 |
释义 | 歌扇原文媚娘巧作贯珠㗋,画扇团团半掩羞。 唱到春山小颦处,一轮明月为花愁。 诗词问答问:歌扇的作者是谁?答:赵文昌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参考注释贯珠(1).成串的珍珠。《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贯珠。” 孔颖达 疏:“言声之状,纍纍乎感动人心,端正其状,如贯於珠,言声音感动於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初学记》卷一引《易纬坤灵图》:“至德之朝,五星若贯珠。” 明 王世懋 《闽部疏》:“尤重元宵,十三日始放灯,数步一立表,一表輒数灯,家联户缀,灿若贯珠。” 清 俞蛟 《梦厂杂著·临清寇略》:“礮声如贯珠,纍纍不断。” (2).比喻珠圆玉润的诗文、声韵。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诗序:“适 白翰林 又以百韵见赠,余因次酬本韵,以答贯珠之赠焉。” 唐 钱珝 《史馆王相公进和诗表》:“但思参列辅臣,安敢首违圣旨,輒同击壤,仰和贯珠。” 前蜀 魏承班 《玉楼春》词:“春风筵上贯珠匀,艷色韶颜娇旎旖。” 金 元好问 《赠莺》诗:“山城无与乐,好鸟亦求侣;时将贯珠来,有唱当和汝。” (3).念珠。 唐 无名氏 《玉泉子·翁彦枢》:“手持贯珠,闭目以诵经,非寝食未尝輟也。” 宋 范浚 《赠清鉴上人》诗:“尚看秀色带峨眉,墨玉贯珠常在把。” (4).穿戴珠宝。《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妇人皆贯珠束髮,以多为贵。” (5).犹贯通。 唐 李华 《著作郎壁记》:“ 胡諭德 游刃诗骚, 韦庶子 贯珠今古。”参见“ 贯通 ”。 画扇(1).在扇上作画。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蘧道愍章继伯》:“竝善寺壁,兼长画扇,人马分数,毫釐不失。” (2).指有画饰的扇子。 南朝 梁 鲍泉 《落日看还》诗:“雕甍斜落影,画扇拂游尘。” 唐 杜甫 《伤秋》诗:“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吴画余绣》:“ 康熙 丁未,从同年 徐敬菴 旭龄 处,见 秀水 吴氏 画扇二:一学 李小将军 山水,一《洛神图》,妙入毫髮。” 团团(1) 圆圆的样子 团团似明月 (2) 引申为肥胖 面团团 (3) 圆月 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宋· 孔平仲《月夜》 (4) 簇聚的样子 树碧团团 (5) 围绕、旋转的样子 团团一遭土墙 (6) 全部;到处 团团寻踪迹 (7) 球状物 捏成团团 唱到谓被点到名时高声应“到”。 阿英 《灰色之家》三:“我们分三行走进被告栏,重行点名,唱到。” 春山(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一轮(1).表数量。用称圆月、红日等。 唐 孟郊 《读张碧集》诗:“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盖一片白云,枕一块顽石。”《水浒传》第八六回:“只见四面狂风,扫退浮云,现出明朗朗一轮红日。” (2).表数量。用称循环一次的事物或动作。《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马三爸 比我小一轮,属牛的,今年七十一。”按:此谓小十二岁。如: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 (3).特指月亮。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景德传灯录·幼璋禅师》:“恁么即一轮高挂,万国同观去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范小仙》:“如此良宵,若有灯戏看,庶不负此一轮。” (4).表动量。犹一转。 鲁迅 《彷徨·祝福》:“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赵太爷 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 明月(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