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周宗庙歌 昭夏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庾信
释义

周宗庙歌 昭夏原文

永维祖武。
潜庆灵长。
龙图革命。
凤历归昌。
功移上墋。
德耀中阳。
清庙肃肃。
猛虡煌煌。
曲高大夏。
声和盛唐。
牲牷荡涤。
萧合馨香。
和銮戾止。
振鹭来翔。
永敷万国。
是则四方。

诗词问答

问:周宗庙歌 昭夏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周宗庙歌 昭夏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祖武

谓先人的遗迹、事业。武指步武,足迹。《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郑玄 笺:“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 朱熹 集传:“武,迹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皇夏四》:“百灵光祖武,千年福考孙。” 宋 范成大 《三登乐》词之四:“人笑此翁,又来访古。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 明 宋濂 《重刊<贞观政要>序》:“ 文宗 践位,始喜读而篤行之。 太和 初,政灿然可观,虽未能如 贞观 之治,亦可谓能法其祖武者矣。”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九回:“ 乾隆 中叶以来,久不行献俘礼,此次擒获 张格尔 , 道光帝 思绳祖武,踵行盛举,遣官告祭太庙,亲御午门楼受俘。”

灵长

广远绵长。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夫天地灵长,不能无否泰之变;父子自然,不能无天絶之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若 晋 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詔。” 宋 范成大 《读唐太宗纪·平内难》诗之三:“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远古思邃,徵寿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岳;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1).指人类。生物进化系统分类,最高的一类为灵长目,其中最进化的是人类。 鲁迅 《坟·人之历史》:“虽然,人类进化之説,实未尝瀆灵长也。”

(2).引申为同类动物中出类拔萃的。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龙图

(1).即河图。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四渎》:“ 河 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卦起龙图,文因鸟迹。” 唐 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 舜 亦命 禹 , 夏氏 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

(2).借指神授的君权。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表》:“故 丹陵 之君,款金泥而谢贤; 嬀墟 之后,眷龙图而惭德。” 唐 张说 《大和舞》诗:“龙图友及,骏命恭膺。”参见“ 河图 ”。

(3).天子的雄图。 唐 薛克构 《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

(4).指皇帝的玺印。 唐太宗 《帝京篇》之二:“玉匣啟龙图,金绳披凤篆。”

(5).借指君权。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皇帝御极,十有七载,凝龙图於黼座,握凤管於璇宫。”参阅《旧唐书·礼仪志三》。

(6).画的龙。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觅缘》:“怎奈 叶公 有龙图之好,涓人无骏骨之求。”

(7). 宋 代 龙图阁 学士的省称。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吕 出殿门,深疑之,整巾拂面,索镜自照,问 周 曰:‘足下果见 溱 如何?’ 周 曰:‘ 龙图 无自疑,容彩安静。’”

(8).特指 宋 包拯 。因曾为 龙图阁 直学士,故名。 清 袁枚 《新齐谐·冤鬼戏台告状》:“ 乾隆 年间, 广东 三水县 前,搭臺演戱。一日,演 包孝肃 断乌盆,浄方扮 孝肃 上臺坐,见有披髮带伤人跪臺间作申寃状……浄云:‘我係伪作 龙图 ,不若我带汝赴县堂求官申寃。’”

革命

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近代则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哥白尼》

凤历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皥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后因用“凤历”称岁历。含有历数正朔之意。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昭夏》:“龙图革命,凤历归昌。”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凤历 轩辕 纪,龙飞四十春。” 明 张居正 《恭颂圣德》诗之一:“凤历万年归圣主,鸿图十代授神孙。”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皇帝御极十有七载,凝龙图於黼座,握凤历於璇宫。”

归昌

谓凤凰集鸣。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凤﹞晨鸣曰发明……集鸣曰归昌。” 晋 张协 《七命》:“追逸响於八风,采奇律於归昌。” 唐 陈子昂 《洪崖子〈鸾鸟诗〉序》:“扣归昌之律,协朝阳之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桌来章 ﹞尝得一古砚,上刻云中仪凤形, 梁瑶峰 相国为之铭曰:‘…… 有嬀 之祥,其鸣归昌。’”一说,凤凰夕鸣叫“归昌”。《宋书·符瑞志中》:“﹝凤凰﹞晨鸣曰发明……夕鸣曰归昌。”

德耀

见“ 德曜 ”。

清庙

(1).《诗·周颂》篇名。《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 文王 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 郑玄 注:“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 郑玄 注:“《清庙》,乐章名。”《后汉书·逸民传·法真》:“臣愿圣朝就加袞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

(3).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昭具俭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登明堂,坐清庙。” 郭璞 注:“清庙,太庙也。”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但听临春歌《玉树》,不闻清庙奏朱弦。” 章炳麟 《訄书·订文》:“清庙之所奏,同律之所被,箸于赋颂者,四千名而足。”

肃肃

(1).恭敬貌。《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毛 传:“肃肃,敬也。” 汉 扬雄 《河东赋》:“穆穆肃肃,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颂》:“斋于祠宫,盛服儼恪,肃肃于动,栗栗于言,上帝在兹,敢有弗虔。”

(2).严正貌。《诗·小雅·黍苗》:“肃肃 谢 功, 召伯 营之。” 郑玄 笺:“肃肃,严正之貌。” 汉 班固 《十八侯铭·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 赵 距 吕 ,志安君身。”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 贞观 之末,有 昭庆 * 师,魁岸堂堂,威仪肃肃。”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气庄志定欬肃肃,笔冲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传:“肃肃,疾貌。”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肃肃僕夫征,鏘鏘扬和铃。” 唐 杜甫 《喜晴》诗:“出廓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赵朴初 《南京访梅园新村》诗:“晨征肃肃访 梅园 ,犹有梅花着意妍。”

(4).形容网目细密。《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马瑞辰 通释:“肃肃,盖缩缩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缩。’兔罝本结绳为之,言其结绳之状,则为缩缩。” 闻一多 《古典新义·诗经新义五》:“肃当读为缩,缩犹密也……《诗》‘肃肃’,即‘缩缩’、‘数数’,网目细密之貌也。”

(5).阴沉;萧瑟;清冷。《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 晋 潘岳 《寡妇赋》:“墓门兮肃肃,脩陇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诗:“肃肃月浸树,满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诗之二:“肃肃空明气,时与诸天遇。”

(6).清幽;静谧。 汉 张衡 《思玄赋》:“出 紫宫 之肃肃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沉佺期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夫人阁》之二:“肃肃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声词。鸟羽、虫翅的振动声。《诗·小雅·鸿雁》:“鸿鴈于飞,肃肃其羽。” 毛 传:“肃肃,羽声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鷺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鳶肃肃展翼,似鶼鶼之鸟,比翼而飞。”

(8).象声词。风声。《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南崖下有风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 宋 苏轼 《寿星院寒碧轩》诗:“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清 孙枝蔚 《乌夜啼》诗:“北风肃肃雁不至,残灯欲灭还復燃。”

(9).象声词。泛指其它声音。 唐 杜甫 《春远》诗:“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明 徐祯卿 《杂谣》:“狗觫觫,鸡鸣飞上屋,风吹门前草肃肃。” 清 梁廷枏 《夷氛闻记》:“火箭巨弹,自下上者,肃肃过耳畔, 芳 谈笑自若。”

猛虡

古代刻猛兽形象为饰的钟架。《文选·张衡<西京赋>》:“洪鐘万钧,猛虡趪趪。” 刘良 注:“猛,谓兽也……虡,鐘架趺也。”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昭夏》:“清庙肃肃,猛虡煌煌。”

煌煌

明亮辉耀貌

明星煌煌

大夏

(1). 周 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 夏禹 时代的乐舞。

(2).指夏季。《管子·轻重乙》:“夫岁有四秋……大夏且至,丝纊之所作,此之谓夏之秋。”《汉书·董仲舒传》:“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於空虚不用之处。”

(3).古国名。音译 巴克特里亚(Bactria) ,也叫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我国 汉 代称之为 大夏 。《史记·大宛列传》:“ 大夏 在 大宛 西南二千餘里 嬀水 南。”《魏书》称作 吐呼罗 ,《隋书》、《北史》、《大唐西域记》、《旧唐书》皆作 吐火罗 。为 大月氏 所灭。在今 阿富汗 北部一带。

(4).古城门名。在 洛阳 , 魏明帝 所造。《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 大夏 缅无覿,崇 芒 鬱嵯峨。” 李善 注:“ 陆机 《洛阳记》曰: 大夏门 , 魏明帝 所造,有三层,高百尺…… 郭缘生 《述征记》曰: 北芒 ,去 大夏门 不盈一里。”

(5).国号。 东晋 十六国之一。 匈奴 族 赫连勃勃 所建,也称 夏 ,为 吐谷浑 所灭。

(6).国号。 隋 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窦建德 称王后,国号称 大夏 。

(7).国号。 宋 时 党项 族 李元昊 国号亦称 大夏 ,史称 西夏 ,为 蒙古 成吉思汗 所灭。

(8).大厦。 汉 张衡 《西京赋》:“正殿路寝,用朝羣辟,大夏耽耽,九户开闢。”《文选·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接武茅茨,凉过大夏。” 李善 注:“《淮南子》曰:‘大夏增加,拟於 崑崙 。’” 高诱 注:“大夏,大屋也。”

盛唐

(1).上古帝王 唐尧 的时代。 南朝 齐 谢朓 《出藩曲》:“鐃音《巴渝曲》,簫鼓盛 唐 歌。”《隋书·音乐志中》:“曲高大 夏 ,声和盛 唐 。”

(2).尊颂 唐 王朝之词。 唐 李百药 《赞道赋》:“赫矣盛 唐 ,大哉灵庆。”

(3). 唐 代自 开元 至 大历 间,为 唐 诗的全盛时期, 唐 诗分期者称为盛 唐 ,有著名诗人 王维 、 孟浩然 、 李白 、 杜甫 、 高适 、 岑参 等。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诗者,吟咏情性也。盛 唐 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掛角,无跡可求。”

牲牷

(1).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牲。《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 杜预 注:“牲,牛羊豕也;牷,纯色完全也。”《南史·萧子云传》:“ 梁 初,郊庙未革牲牷,乐辞皆 沉约 撰,至是承用。”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三:“大羹味薄牲牷洁,至乐声和凤鸟飞。”

(2).泛指祭品。 郭沫若 《羽书集·惰力与革命》:“我们在这抗战的炮火声中纪念辛亥革命,我们要多放些大炮来作为喜炮,我们要多杀几个敌人来作为牲牷。”

荡涤

清洗;洗除

洪水乃欲荡涤。——《汉书·李寻传》

山光湖色足以荡涤胸中郁闷

馨香

(1) 芳香。比喻德化远播

(2) 烧香的香味

和銮

同“ 和鸞 ”。 汉 班固 《东都赋》:“登玉輅,乘时龙,凤盖棽丽,和鑾玲瓏。”《后汉书·崔駰传》:“岂暇鸣和鑾,清节奏哉?” 宋 江休复 《牟驼冈阅马》诗:“军戎选轻捷,和鑾御调柔。”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者登车有和鑾之音,谓马动则鑾鸣,车动则和应也。鑾或作鸞,其义皆同。鸞以其有声;鑾以其金为之也。”

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龢”,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鑾”。《文选·班固<东都赋>》:“凤盖棽丽,龢鑾玲瓏。” 李周翰 注:“和鑾,铃也。”参见“ 和鑾 ”。

戾止

来到。《诗·鲁颂·泮水》:“ 鲁侯 戾止,言观其旂。” 毛 传:“戾,来;止,至也。” 晋 潘岳 《藉田赋》:“大君戾止,言藉其农。” 唐 任华 《寄李白》诗:“及余戾止,君已 江 东访 元丹 ,邂逅不得见君面。” 严复 《论世变之亟》:“乃一旦有数万里外之荒服岛夷,鸟言夔面,飘然戾止,叩关求通。”

振鹭

《诗·周颂·振鹭》:“振鷺于飞,于彼西雝。” 孔颖达 疏:“言有振振然絜白之鷺鸟往飞也……美威仪之人臣而助祭王庙亦得其宜也。”又《鲁颂·有駜》:“振振鷺,鷺于下。” 毛 传:“鷺,白鸟也,以兴絜白之士。” 郑玄 笺:“絜白之士羣集於君之朝。”后因以“振鷺”喻在朝的操行纯治的贤人。 宋 王禹偁 《送郝校书从事相州》诗:“金臺莫作多时计,非久应归振鷺行。” 明 高启 《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诗:“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鷺多。”参见“ 振振 ”。

万国

万邦;天下;各国。《易·乾》:“首出庶物,万国咸寧。”《史记·东越列传》:“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日月重悬万国朝,雷雨赦过羣方悦。”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一人之詔旨立宪,宪其所宪,非大地万国所谓宪也。”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国际资本家万矢一的地倾向着我们这个还在资本制度以前的 中国 ,把我们 中国 已经作为了万国的商场,彼此在这儿互相争逐了。”

是则

虽则;虽然。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七出:“是则无妻我身自不由己,须有爹妈在家乡尤未知。”《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是则冒寒途路遥,顺父母颜情,怎敢辞劳。”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5 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