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恭奉皇太后幸避暑山庄晓秋启驾·其三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芃芃禾黍遍原田,转歉希丰实赖天。 两月景光异尔许,向来曾未敢期然。 诗词问答问:《恭奉皇太后幸避暑山庄晓秋启驾·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八 参考注释禾黍(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原田〈方〉∶指平原上或高原上的田地;原野上的田地 丰实(1).丰裕殷实。《书·君奭》“天惟纯佑命,则 商 实百姓” 孔 传:“ 殷 礼配天,惟天大佑助其王命,使 商 家百姓丰实,皆知礼节。”《三国志·魏志·杜畿传》:“百姓勤农,家家丰实。” 宋 王安石 《发廪》诗:“兹地昔丰实,土沃人良耕。”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一:“ 杜畿 为 河东 ,课劝农桑,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皆有章程,家家丰实。” (2).犹充实。 汉 徐干 《齐都赋》:“嘉旨杂遝,丰实左右。” 清 包世臣 《书法津梁·历下笔谭》:“惟 思白 有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之説……其跋 杜牧之 《张好好诗》云‘大有 六朝 风韵’者,盖亦赏其中截有丰实处在也。” 景光(1).犹祥光。《后汉书·郎顗传》:“若还 琼 徵 固 ,任以时政, 伊尹 、 傅説 ,不足为比,则可垂景光致休祥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增河海之渥泽,近日月之景光。” (2).光阴。 汉 苏武 《诗》之四:“愿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再次前韵》:“志士惜景光,登麓已知岑。” 清 李果 《示两儿》诗之二:“努力爱景光,汝曹从此始。” (3).光景;景况。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抗陛级乎重霄兮,异人间之景光。” 清 汪懋麟 《送林淡亭视学中州》诗:“圣朝沐浴四十载,景光略与当年同。” 尔许犹言如许、如此。《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浩周 之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此鼠子自知不能保尔许地也。” 宋 杨万里 《自音声岩泛小舟下高溪》诗:“舟稳何妨小,波恬尔许平。”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故余意以为《吴志》较为真切,且仓卒自缢之人,不会有尔许闲暇咬文嚼字也。” 向来(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