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乐天目昏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滕岑 |
释义 | 次韵乐天目昏原文百年今已八十五,此去光阴能几多。足病半生为我祟,目昏今日奈渠何。 也知乱膜无方法,正为躯书被折磨。 瞽者欲行须用杖,不如安稳坐盘陀。 诗词问答问:次韵乐天目昏的作者是谁?答:滕岑 参考注释百年(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光阴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几多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半生人生的一半,半世 为我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今日(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方法(1) (2) 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 (3) 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科学方法 折磨使身心承受痛苦 受疾病的折磨 瞽者失明的人。俗称瞎子。《论语·子罕》:“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庄子·逍遥游》:“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鐘鼓之声。”《新唐书·陈子昂传赞》:“瞽者不见 泰山 ,聋者不闻雷霆。”《豆棚闲话·空青石蔚子开盲》:“﹝那块青石﹞逢着瞽目之人,一点就亮。不两日间,四下瞽者俱已传遍,来了许多,俱要求点。” 须用犹言一定要。《二程遗书》卷十八:“家贫亲老,须用禄仕。”《水浒传》第十九回:“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水浒传》第四九回:“限三日内要纳大虫,迟时须用受责,却是怎地好!”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安稳(1) 安全而稳当 她丢了那安稳的职务,情愿到这里来冒险,这一份精神,多么可爱!——茅盾《锻炼》 (2) 安定平稳 船走得很安稳 盘陀(1) 回旋曲折的样子 盘陀的山路 (2) 形容石头突兀不平。也作“盘陁” 中泠南畔石盘陁,古来出没随涛波。——宋· 苏轼《游金山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