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安石 |
释义 |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原文城阙宫车转,山林隧路归。苍梧云未远,姑射露先曦。 玉暗蛟龙蛰,金寒雁鹜飞。 老臣他日泪,湖海想遗衣。 诗词问答问:神宗皇帝挽辞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参考注释城阙(1) 城门两旁的瞭望阁楼 (2) 宫殿 (3) 城市,特指京城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车转(1).用车转运。《史记·秦本纪》:“ 晋 旱,来请粟……以船漕车转,自 雍 相望至 絳 。” (2).旋转。 田野 《火烧岛》:“她立刻像闪电一般,车转身来。” 沙汀 《闯关》三:“司令员严重的嘱咐着,随又车转身去,笑着拍拍 左嘉 的肩头。他请 左嘉 放心。” 山林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隧路(1).道路。《淮南子·兵略训》:“隧路亟,行輜治,赋丈均,处军辑,井灶通,此司空之官也。” 高诱 注:“隧,道也。” (2).墓道。《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山庭寝日,隧路抽阴。” 李善 注引 郑玄 《周礼》注:“隧,墓道也。” 宋 王安石 《神宗皇帝挽辞》之二:“城闕宫车转,山林隧路归。” 姑射(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 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龙蛰谓阳气潜藏。 晋 张协 《杂诗》之二:“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 雁鹜亦作“鴈鶩”。鹅和鸭。《战国策·燕策二》:“赖得先王鴈鶩之餘食,不宜臞。臞者,忧公子之且为质於 齐 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分鴈鶩之稻粱,霑玉斝之餘沥。”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忆烟水而葺巢,甘鴈鶩以为伍。” 老臣(1) 老年人对君主或他人的谦称 老臣病足。——《战国策·赵策》 (2) 又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他日(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湖海(1).湖泊与海洋。《南齐书·王敬则传》:“ 会 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韦应物 《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统志·应天府·形胜》:“ 长江 千里,险过汤池,外连 江 淮 ,内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颀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莱 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虽在湖海飘零,自信有此絶艺,不甘轻配凡女。” 郁达夫 《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诗:“十年湖海题诗客,依旧青衫过此桥。” (4).指浪迹江湖,不与朝政。 清 陈济生 《怀友》诗:“颇忆 元龙 久湖海,近来风雅復何如?” 遗衣指死者的衣服。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望子旧车,览尔遗衣,愊抑失声,迸涕交挥。” 宋 王安石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老臣他日泪,湖海想遗衣。” 宋 王十朋 《显仁皇后挽词》之二:“ 瑶池 燕仙侣,窆石塟遗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