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燕歌行·其二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孙宸 |
释义 | 燕歌行·其二原文明月濯濯扬清辉,金风瑟瑟华叶衰。 蟋蟀夜深床下啼,起观银汉夜何其。 二十八宿罗参差,为君中夜理桐丝。 大弦凄急小弦悲,不能终曲涕交垂。 人生春华能几时,那能离别长如斯。 入门各媚当告谁,噭噭鸿雁向南飞,何不游子偕来归。 诗词问答问:燕歌行·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注释1.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明月(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濯濯清新;明净 春阳潜沮洳, 濯濯吐深秀。——韩愈《南山》 清辉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辉。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否终则承之以泰,晦极则清辉晨耀。” 唐 杜甫 《月圆》诗:“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明 高启 《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登楼强欲揽清辉,刁斗连营不堪听。” 郁达夫 《出奔》三:“但从窗隙里漏进来的亮光,还不是天明的曙色,却是积雪的清辉。” 闻一多 《神话与诗·说舞》:“灌木林中一块清理过的地面上,中间烧着野火,在满月的清辉下,吐着熊熊的赤焰。” 金风指秋风 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戎昱《宿湘江》 金风送爽 瑟瑟(1) 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形容颤抖 瑟瑟发抖 华叶(1).花与叶。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 (2).比喻表面华美的东西。 汉 刘向 《说苑·反质》:“自今以来,无以美妾疑妻,无以声乐妨政,无以姦情害公,无以货利示下,其有之者,是谓伐其根素,流於华叶。” 汉 王充 《论衡·超奇》:“且浅意於华叶之言,无根核之深,不见大道体要,故立功者希。” 章炳麟 《文学总略》:“今欲改‘文章’为‘彣彰’者,恶夫冲淡之辞,而好华叶之语,违书契记事之本矣。” 蟋蟀蟋蟀科的跳跃昆虫的通称,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发出唧唧声而著称。触角较身躯为长 夜深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银汉见“银河” 银汉横空 夜何其犹言夜何时。其,助词。语本《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汉 苏武 《诗》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唐 皇甫曾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诗:“筌忘心已默,磬发夜何其。”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八月十五夜何其, 鹅湖 漾舟人未归。” 二十八宿(1).指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淮南子·天文训》:“五星、八风,二十八宿。” 高诱 注:“二十八宿,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軫也。” 陶行知 《教育的新生》:“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 (2).指 东汉 中兴二十八将。 唐 温庭筠 《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 柏梁 ,二十八宿朝 玉堂 。” 顾予咸 补注:“《后汉书论》: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参见“ 二十八将 ”。 参差(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中夜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桐丝指琴弦。 唐 谢邈 《谢人惠琴材》诗:“风撼桐丝带月明,羽人乘醉截秋声。” 明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诗之一:“酒酣思无极,临岐理桐丝。” 大弦古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粗弦,即宫声弦 大弦嘈嘈如急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凄急寒凉而迅急。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日往月来,暑退寒袭,零露霑凝,劲风凄急。”凄,一本作“ 凄 ”。 寒凉而迅急。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日往月来,暑退寒袭。零露沾凝,劲风凄急。” 小弦弧形曲线。常用以称旧历每月上旬初出及下旬将晦时的眉状月。 宋 吴文英 《宴清都·寿秋壑》词:“对小弦、月挂南楼,凉浮桂酒。” 小絃:亦作“ 小弦 ”。指弹拨乐器的细弦。《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瑟以小絃为大声,以大絃为小声,是小大易序,贵贱易位,儒者以为害义,故不鼓也。”《后汉书·陈宠传》:“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则小弦絶。” 唐 刘禹锡 《曹刚》诗:“大絃嘈嘈小絃清,喷雪含风意思生。” 宋 张先 《定西蕃》词:“三十六絃蝉闹,小絃蜂作团。” 不能(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人生(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春华(1).春天的花。《汉书·叙传上》:“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 唐 骆宾王 《畴昔篇》:“容鬢年年异,春华岁岁同。” 鲁迅 《无题》诗:“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2).谓春天开花。参见“ 春华秋实 ”。 (3).喻青春年华;少壮之时。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望夫君兮兴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 郁达夫 《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从知人世原无定,始信春华例有秋。” (4).喻女子娇艳的容颜。 明 何景明 《明月篇》:“红闺貌减落春华, 玉门 肠断逢秋色。” 几时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那能方言。怎么样。 出处: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离别(1) 暂时或永久离开 我离别故乡已经两年了 (2) 分手,分开 如斯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入门(1) 初级读物;任何知识或业务的初始门路 技术入门 (2) 初步学会 入门师傅 噭噭(1).哭声。《庄子·至乐》:“人且偃然寝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文选·潘岳<杨仲武诔>》:“哀哀慈母,痛心疾首;噭噭同生,悽悽诸舅。” 刘良 注:“噭噭,哭声。” 明 方孝孺 《祭太史公文》之五:“吾犹噭噭哭于山巔与水濆。” (2).指悲叫声。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廪告无粟,廏告无芻,索屋租者且至相逐,家人噭噭然呼。” (3).笑声。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十一:“乃悮 羡门子 ,噭噭今自蚩。” (4).鸟兽鸣声。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羣。”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活活夕流驶,噭噭夜猨啼。” 唐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诗:“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龚骞 《古风》之六:“冥冥双雁俱北飞,噭噭音响一何悲。” 鸿雁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何不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来归(1) 归顺;归附 (2) 古代称女子出嫁(从夫家方面说) (3) 归来,回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