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秋感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秋感原文畏涂历尽百年中,老卧穷阎一秃翁,衣杵凄凉常带月,井桐零落不禁风。空文久悔雕虫技,大学方施习射功。 万一死前能少进,九原犹可见先公。 诗词问答问:秋感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陆游秋感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畏涂亦作“ 畏途 ”。1.艰险可怕的道路。《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 成玄英 疏:“涂,道路也。夫路有劫贼,险难可畏。”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巖不可攀。” 金 蔡松年 《淮南道中》诗之一:“畏涂泥三尺,车马真鸡栖。” 清 金农 《送贺十五德舆之辰州》诗:“五月 沅陵 道,毒淫多畏途。” (2).指危险可怕的地方。 宋 王安石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三:“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 清 袁枚 《新齐谐·黑眚畏盐》:“ 殷家村 在城外,多古壙,旧传壙中有怪物……里人相戒,视为畏途。”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 上海 到处都是商人气……住得真不舒服,但 北京 也是畏途。” (3).犹苦差。比喻可怕而难办的事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能以草木之生死为生死,始可与言灌园之乐,不则一灌再灌之后,无不畏途视之矣。”《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因此上,自己一中进士就把这知县看作了一个畏途。” 孙中山 《知难行易》:“﹝ 中国 人﹞以为行是难的,知是不难的,把极容易做的事,视为畏途,不去实行。” 历尽多次经历或遭受 历尽沧桑 百年(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穷阎陋巷;穷人住的里巷。《荀子·儒效》:“虽隐於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贵道存也。” 杨倞 注:“穷阎,穷僻之处。阎,里门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广雅》曰:‘阎谓之衖。’穷阎即《论语》所云陋巷,非谓里门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 ﹞结駟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 原宪 。”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度华厦而既爽,入穷阎而亦清。” 明 何景明 《苦寒行》之三:“嗟汝穷阎人,无衣当奈何!”参见“ 穷閭 ”。 秃翁贬指年老而无官势的人。亦用以自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 ﹞召 韩御史大夫 载,怒曰:‘与 长孺 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秃老翁,言 婴 无官位扳援也。” 宋 陆游 《夏日杂题》诗之七:“憔悴衡门一秃翁,回头无事不成空。” 凄凉(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带月谓披戴月色。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唐 刘长卿 《送张十八归桐庐》诗:“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明 杨慎 《伯劳吟》:“村妇侵星提瓮汲,山农带月架犂耕。” 零落(1) 不景气;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乱 零落的枪声 (3) 散落;好像散乱安排 零落的村庄 (4) 树木枯凋 草木零落 不禁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空文(1) 徒有空名而不生效的法规 (2) 说空话的文章;没有实用价值的文章 雕虫(1).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责风轨,莫益劝戒。此 扬子 所以追悔於雕虫,貽誚於雾縠者也。”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今世雕虫小夫,既溺於声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 (2).指诗文词赋。《北齐书·邢邵传》:“ 邵 雕虫之美,独步当时。”《隋书·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 主尤爱雕虫。”参见“ 雕虫篆刻 ”。 (3).比喻技艺低下。《水浒传》第六三回:“大刀 闻达 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虫!” 彫蟲:指写作诗文辞赋。《北史·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主 尤为彫虫,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长卿 消渴,觉含毫之转迟; 子云 老大,见彫虫之都废。”参见“ 彫虫篆刻 ”。 大学(1) a 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2) 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 (3) 大学的校舍 方施普遍施行。方,通“ 旁 ”。《书·皋陶谟》:“ 皐陶 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孙星衍 疏:“《 * 通·圣人篇》云……‘旁施象刑惟明’,方作旁者,《説文》:‘旁,溥也。’” 万一(1) 万分之一,表示极小的部分 万一之得。——《聊斋志异·促织》 (2) 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定 万一下大雨,我也一定来 少进(1).稍居于前。《仪礼·乡射礼》:“众宾皆入门左东面北上。宾少进。” 郑玄 注:“少进,差在前也。” (2).谓稍作进一步的申述。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有一 齐 人曰:‘臣愿一言,过一言,臣请烹。’謁者赞客。客曰:‘海大鱼。’因反走。 靖郭君 曰:‘请少进。’”《孔子家语·颜回》:“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 (3).谓少用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几日睡卧不宁,饮食少进,给假在驛亭中将息。” 九原本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县北。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 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犹可(1).尚可;还可以。《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啊,那张‘进局须知’,不看犹可,一看之后,我的兴奋的心脏,简直停止了跳动!” (2).谓也可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先公死去的父亲,这里指司马池。先,指已经死去的上代或长辈 先公为群牧判官。——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