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钱粮怎么写好看:
地丁钱粮历史词典解释
田赋与丁银的合称。清康熙七年(1668)题准,一应钱粮皆系地丁所出,凡催科、提调、征收、解运,均称地丁钱粮。其他诸如盐课、茶税、芦课,及漕粮、白粮、各仓米谷,与地丁钱粮有别,仍照本名。
词语分解:
- 地丁的解释 1.土地税和劳役税的合称。旧制田赋分夏税、秋粮,丁赋有市民、乡民、富民、佃民、客民等,区分为上中下则, 清 代合而为一。 清 王庆云 熙朝记政·记丁随地起:“ 杨炎 併租庸调为两税,而丁口之庸钱併入焉。 明 嘉靖 后行一条鞭,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我朝定制百餘年矣,地丁之外分毫无取焉。”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地丁原始:“ 康熙 五十年二千四百十七万九十九丁。按此年丁数为地丁之根…… 雍正
- 钱粮的解释 1 ∶旧时田赋征收的银钱和粮食,也泛指税收2 ∶旧时指专司会计、钱粮的小吏
历史知识推荐:赤亭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以豫部蛮民置。治今湖北麻城市西,属西阳郡。大明八年464废入阳城县。齐永元二年500,建宁太守黄天赐筑城于此,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命梅景秀攻破。